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IBM顾问--导师篇

(2008-06-15 11:44:35)
标签:

华为

ibm

杂谈

分类: 职场打拼

    在与IBM顾问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让我看到了另一种职业生涯,他们虽然是乙方但却在客户那接受着比甲方还要高的接待和礼遇,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为客户解决问题,并赢得了客户无比的尊重,这个职业就是咨询顾问。这似乎成了我向往的一职业,但自己也深知我能力与我所见到顾问的差距,所以心里痒痒的,却没有勇气去偿试。一路小跑地跟着IBM顾问也的确学习了不少东西,虽然谈不上成体系或系统,可原来做技术和应用程序开发的我,没什么机会接触这些管理上的理念和学问。加上在项目上连个星期天都没有,我的脑子没空去想这些事情,一心想顺利地把ITSP的项目做完做好。

 

    IBM合作的第一个项目一天天快到了终点了,我拿到了一个去美国参加培训学习的考试机会,可微软又跳出来跟华为折腾盗版软件的事儿,一时间没有项目快结束的轻松,反到一边要复习,一边要对付微软的事儿,忙得不可开交。庆幸的是这两件事都算踩着刀尖,有险无惊地解决了。我顺利地通过了去美国的考试,这是包括老板们和我自己都没料到的,大家都知道考试是5:1的入选比例。可我老板却开始打主意如何不让我去成了,因为公司正蕴酿着跟IBM继续合作IPD项目。这让我心里委屈别扭,可还是一根筋地最终如愿去了美国培训。

   

    从美国回来,我又重新回到了我的工作岗位,我自己和周边的同事,尤其是华为的领导们发现了我离开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在美国这几个月,跟来自不同公司的我的同行们在一起接触,我发现虽然我在华为接触了一些比较前沿的IT方面的东西,但眼界相比其他人还是很窄,我甚至不是特别了解行业的其他企业的情况,更别说其他行业的IT工作是怎么开展的了。另外,我自己是一直以自己的公司华为为骄傲的,我从来不知道外界是怎么看华为的,这次跟我的这拔同学在一起,他们有华为的客户,有华为的商业伙伴,当然也有一些跟华为不太搭界的企业,可是他们对华为都有看法,且饱贬不一。等我再回到我的工作中,我似乎不能以过去对华为那么执迷的热情去看人看事,我自己可能是更理性了,IBM的顾问也觉得挺好,可总跟我的老板和同事不太协调。我正打算努力调适自己,找回原来的工作的感觉,恰巧这时有一个BIG 5来找我,做ERP实施的顾问,说实话我那时虽然看到了ERP顾问和IBM这些顾问在技能和水平上的差距,但从职业取舍的角度上我根本还分不太清楚ERP顾问和管理顾问的差别。可以说是正在我心动时,送上来了一个机会,加上面试的经历非常愉快,我有点动心去了。不过华为待我的确不错,公司把这么重要的项目都交给我了,还在那么不情愿的情况下送我去了美国培训,我总不能公司培养了我,我就只管奔自己的前途,把工作放下手就跑吧。说实话,我不是个爱钱的人,明知道咨询顾问的收入不会比在华为的收入高,但为了追逐自己的一个梦,加上回国后工作不顺手,还是下狠心跟老板提了出来。老板们的吃惊我是意料之中的,但老板们没来跟我谈,而是派了IBM的几位超级女顾问来跟我谈。可能老板们觉得我跟顾问更容易敞得开,我也很信任她们,她们几乎是我的偶像,加上这次想事儿干的也是受她们影响至深的结果。

 

    几位IBM的女顾问下班邀我带她们去逛蛇口新开的WALMART,说是要去体验一下它的业务模式,店面风格跟美国是否有不同。我们四个人一起坐车去一蛇口WALMART,边走边聊,她们几个个跟我展开了访谈。我对她们也不设防,跟几个顾问谈我的职业理想是当个象她们一样的顾问,当然我自己知道我离她们还差的太远,可能要个十年八年的才行。她们接着我的设想,跟我起了谈如何能成为一个好的顾问,以及她们现在观察我的GAP在哪儿,帮我做着职业生涯的规划。她们说我需要提升自已的BUSINESS SENSE,建立起从业务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建议我去读一个MBA,再考虑当顾问的事儿。我想起来去美国培训这事儿都那么难,我现在跟公司谈要考MBA,那简真是妄想。所以我说了不如我出去先当着顾问,一边干,一边读MBA,这样可能更可行些。她们没有否定我的想法,而是转过来问我准备出去当个什么样的顾问。我说了我刚拿到的ERP顾问的OFFER,公司和职位我都认为不错,而且我也有信心可以胜任。结果就在这时,平时最牛的那个顾问用英语冲出了一句: Aileen, you deserve a better job than an application consultant.这句话给我的振憾太大了,可我不知道她所说的BETTER JOB是什么,所以试着问她。她认真细致地给我解释了ERP顾问和管理咨询顾问的不同,让我不要图一时之快,为了当顾问就不论当什么顾问都去。也告诉我,我需要怎么样一步步地做准备,让自己离一个管理顾问越来越近。她彻底说服了我,打消了我去那家公司当ERP顾问的念头。当然,她们成功地帮老板们暂时留住了我,继续为华为IBM合作的项目服务。又开了新的项目,IPD,ISC,从IBM美国来了好多专家,她们几位不太参与项目具体专题的交付了,IBM和华为成立了联合办公的PMO,我也不直接参与IPD,ISC的项目,而主要负责PMO继续和她们一起工作。

 

    到后来我离开华为IT部门,去了华为海外市场,虽然那个不是我自己谋的为管理顾问打基础的事儿,而是又一次被留下来的转型。但那一年多的做市场的经历,对我今天当顾问完成从甲方到乙方的转型,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使我真正开始用SELLING的方式和MINDSET去考虑问题和行动。再到后来离开华为去读MBA,这位IBM的顾问给我写的推荐信,我至今仍然记得她在推荐信中仍然给我的BUSINESS SENSE只打了C,其他大部分她给我的评价都是A。她的这个很客观的评价,让我在读MBA时一直耿耿于怀于这个C,所以遇到问题时总时不时地提醒自己要用业务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等我MBA快毕业,我没有臆断地认为自己能当好一个管理顾问,所以我先在德国电信咨询公司,当时我华为的前老板已经去了那里,我跟着她在那儿做了九个多月的咨询工作,算是给自己做了个PILOT,直到认清了究竟当顾问是怎么回事后,我才决定找个大的咨询公司干的。我一直切记我Deserve的那个BETTER JOB是管理咨询顾问,所以尽管手上拿着猎头找我的HP的机会,我还是情愿等着我放到管理咨询公司求职信的回复。当IBM决定给我一个面试机会,我第一件想弄清楚的是想要我的部门是管理咨询部时,我就开始不在乎给我什么样的OFFER和什么样的BAND,而是愿意从最起步的工作开始干起。

 

    IBM这几位顾问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她们的影响和COACH下,尽管几经周折,我最终终于走到了管理顾问这条职业线上。加入IBM后,她们几位陆续退休离开了公司,但在她们退休前还不忘关心我的成长,给了我很多如何在IBM生存的建议。今天,我在做ITSP的咨询项目中遇到问题时,每当我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一些难题时,我第一件跳入脑中的,就会想当年在华为项目中有没有这种情形发生,她们几位当时是怎么应对和解决的。今后我会越来越向着业务转型的方向去走,跟IBM那几位顾问见习的那几年的经历,还指引着我继续向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