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任叔的话剧“五祖庙”——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故事

(2017-03-02 15:32:03)
标签:

看世界

历史

旅游

情感

杂谈

分类: 印尼杂记

       在中国近代戏剧史上,有一出鲜为人知的话剧,这部话剧就是近代作家巴人(王任叔)在印尼苏门答腊创作的《五祖庙》,写作时间是在二战结束后,巴人在印尼棉兰组织华社期间,为华侨剧社创作的剧作。

       话剧《五祖庙》写的是十九世纪在南洋的五位华工,不堪荷兰殖民者的欺凌,为了众多劳工、“猪仔”的尊严,合力杀死欺压他们的工头,为此五位华工不愿祸及别人,他们各自拿了大工头的肢体去当局自首。话剧《五祖庙》是根据当地的真人真事改编,这五位华工被荷兰殖民者杀害时年龄加起来不过85岁,平均年龄只有17岁。五祖庙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也的确有此庙,五祖庙在苏门答腊棉兰行径先达的途中,位于苏北棉兰(丹绒勿拉哇)(地址:Jl. Raya Medan-Lubuk Pakam,Tj. Morawa B,Tj. Morawa,Kabupaten Deli Serdang,Sumatera Utara 20362印度尼西亚)。五祖庙在当地被华人当作他们的神祖世代供奉,寺庙有专人打理及修缮。

       最近想起五祖庙,是因为网络上有网友在博客上告诉我,他在网络上购得一部“五祖庙”,书没有什么,而是书里夹了一封信,信是徐安如写给张琼玉的,信的内容是关于“五祖庙”剧本的事宜,同时对过去在一起老同志的关心。徐安如过去是在越南工作的名记者,抗日时期新加坡沦陷,徐安如随同胡愈之、郁达夫、巴人等一批文化人士流亡印度尼西亚,在印尼他们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张琼玉是当年苏门答腊先达的爱国青年,解放后在外国语学院教授印尼文。徐安如在信中也同时提起了家父。他们都是当年和巴人在印尼苏门答腊共同战斗的战友,对当年巴人剧本的创作经过很熟悉,都是当年的亲历者。至于网络上的博友能搜索到我,也许是因为关于印尼的故事写多了,这样就找到了我。博友买的这本巴人的“五祖庙”,应该是从张琼玉家流失出来的,张琼玉先生很早就已过世,我想这本“五祖庙”应该是张先生的珍藏本,而且张先生还很认真的把徐安如的来信粘贴在这本剧集里,可见其珍贵,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有这种情感的。

王任叔的话剧“五祖庙”——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故事

王任叔的话剧“五祖庙”——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故事
徐安如写给张琼玉的亲笔信
王任叔的话剧“五祖庙”——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故事

王任叔的话剧“五祖庙”——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故事
中立者是张琼玉先生,右边坐着的小孩是笔者,这是在印尼到香港的“芝万宜”客轮上
王任叔的话剧“五祖庙”——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故事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棉兰五祖庙
王任叔的话剧“五祖庙”——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