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旅者杂记
旅者杂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643
  • 关注人气:61,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2015-08-11 20:00:21)
标签:

看世界

旅游

原创摄影

婆罗浮屠

分类: 印尼游记

婆罗浮屠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遗迹,距离日惹市西北 40公里,是9世纪当时世上最大型的佛教建筑物。婆罗浮屠大约于公元842年间,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统治者兴建。「婆罗浮屠」这个名字的意思很可能来自梵语「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顶的佛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盖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在印度尼西亚语中,庙宇又被称为坎蒂(candi)。这个词也被随意地用于描述任何古代建筑,比如:门框和浴池。婆罗浮屠的命名来源并不清楚,尽管印度尼西亚多数古代庙宇的原名都已经失传。「婆罗浮屠」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史丹福·莱佛士爵士的书《爪哇历史》中。莱佛士记载了一座称为「婆罗浮屠」的佛塔,但没有更早的数据记录相同的名字。唯一记载这座佛塔线索的爪哇古老手稿是Mpu Prapanca于公元1365年所著的Nagarakertagama,其中称一座佛教庙宇为「浮屠」(Burdur)。这座浮屠很可能就是婆罗浮屠,但此手稿没有更多的信息让人确认它。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人们认为莱佛士记载的名字Bore-Budur以及衍生的BoroBudur,在英语语法中表示婆罗(Bore)村附近的庙宇;书中多数佛塔都用附近的村庄命名。如果按照爪哇语的习惯,佛塔的名字应该是BudurBoro。莱佛士同时认为Budur可能对应于现代爪哇语中的Buda(古代的),即是:古代的婆罗。另外一种假设认为Boro源于古爪哇语的bhara(尊敬的),佛塔的名字就是「尊敬的佛陀」。也有人认为佛塔的名字来自于爪哇语的biara(庙宇),意为「婆罗的庙宇」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日惹西北40公里处的高地分布着许多佛教和印度教寺庙,这块高地位于孪生火山孙多罗-松宾和默巴布-默拉皮,以及Progo河之间。根据当地神话,这片所谓Kedu平原是爪哇的圣地,因其土地肥沃而被冠以「爪哇花园」。在婆罗浮屠的第一次修复期间,人们发现它和另外两座佛教寺庙Mendut、Pawon连成直线。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巧合,但是当地传说很久以前有砖路从婆罗浮屠通往Mendut。这三座寺庙的建筑和装饰工艺都属于同一时期,因此人们猜测它们的分布应该归因于某种不可考的宗教习俗。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印尼之旅——婆罗浮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