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达的祖屋
印尼的“中国城”
今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恐怕都有华人,连最偏远的地方,最穷最落后的地方也能见到我们中国人。许多国家的城市也都有“唐人街”“中国城”,其实叫“中国城”也就是几条街而已。随着近二十年新移民的涌向海外,许多国外城市已经逐步形成了华人住宅区,在那里的超市,你可以用普通话进行交易,如果想买国内的东西,你还可以去“唐人店”,在里面甚至连北京的“臭豆腐”“二锅头”也能买到,不过价格可不能用人民币去计算,“二锅头”比北京要贵十倍。
在海外,真正叫“中国城”的城市,应该是印尼的“棉兰”和“先达”,那里在城里居住的都是华人,现在应该称呼为“华族”了,印尼的华人在那里已经是这个国家的少数民族。
“棉兰”和“先达”之所以可以称为中国城,那就是满城都是华人,如果会闽南话、广东话、普通话,在这里生活就不会有问题。再看这里的建筑,尤其是老商业街,和南方的许多城市老建筑几乎一样,华人的住宅也是和现在广东、福建小城市的住宅差不多,真是同根同脉。
寺庙之多也是“棉兰”和“先达”的特色,这里的华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烧香拜佛,也许几十年的动荡,宗教已经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我观察过很多华人家庭,他们的家里都有很多烧香的牌位,从土地公拜到财神,从观音拜到祖先,每天香火不断。我曾经去过福建闽南的永春达埔和广东的新会,这两个地方是中国佛香的生产基地,他们生产的很大一部分香都是出口印尼,或出口马来西亚转口印尼,那里的香火为他们创造了财富奇迹。“棉兰”和“先达”寺庙的规模及豪华程度都是国内无法比拟的,有很多新寺庙建设的非常漂亮,听说都是台湾投资建设,也许台湾人已经把建寺庙在印尼搞成了一种产业,不算捐赠,光是每天的香火收入就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在先达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在98年印尼暴乱的时候,先达可以说没有发生任何抢砸华人产业的事。居住在先达的华人,在98事件发生时,自动组织起来自救,他们准备好自卫的武器,晚上轮流值班,一旦有事情发生,他们敲锣通知,到时马上集合起来抵御外来入侵,保卫家园,真有点抗日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这两个城市我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居住过,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当我一到这里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点陌生的感觉,因为这里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