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 |
分类: 印尼随想 |
我的祖国
小时候生活在苏门达腊高原小城先达,小城里居住的几乎都是华人,城外有别墅区,那是当年荷兰殖民地时期荷兰人修建的,在小城里生活一点异域的感觉都没有,如果不知道这是在赤道线上,会以为这里是闽南或者潮汕一带的城镇。
五十年代祖国建设欣欣向荣,生活在这里的华侨也和祖国人民一样,为祖国的日益繁荣强盛而自豪。记的小时候小城的电影院放映的几乎都是国产电影,《上甘岭》、《梁山伯与祝英台》……,只要是国内上映的电影过不了多久这里就可以看到,有新的电影妈妈总是要抱着我去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年在海外华侨中流传最广的那些歌曲,如《我的祖国》、《祖国颂》“江南丰收有稻米,江北满仓是小麦,高粱红啊棉花白,密麻麻牛羊盖地天山外。” 优美的旋律向往祖国的情怀,她激动了多少海外青年的心,我大姐就是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而背着母亲自己偷偷摸摸的登上了驶向祖国的巨轮,回到了岸上的家,后来考上了厦大数学系。
70年代我写过一份入党申请书,里面有这样的一段“从小我生长在海外,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我的祖国》,我学写的第一个词是中国……”80年代单位的党委书记兰光(她是延安鲁艺的老革命),不知什么时候翻出我的这份申请与我语重心长的长谈了几个小时,我就这样成了党的培养对象,后来我离开单位后,兰光还请我去过她家里和我讲他哥哥光未然(“黄河大河唱”的词作者)的故事。
《我的祖国》听了很久,每次当她的前奏响起时,总是能让心情激动,去年在雅加达先达同乡联谊会看到和我同龄的朋友在练习大合唱,他们都已经入印尼籍,但中华情是永远割不段的,“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歌声在异国的天空中久久的回荡着,这是永远难以忘怀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