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之人面不知心。”一句俗语,其实从美术的角度来说,是指画龙与虎,都有一个外在的特征,比方说你画这两个物体,行外的人可以判断你画的是不是,可以说“像不像”,而“画骨”,是指结构,包括肌肉、骨骼这部分,指内在的规律,那就十分地难。
可以这样说,画骨如画心,为什么?因为单从一颗心脏的外部特征来说,其实容易画,而我们指的是内在的规律,心的内在规律足以表达一个人的灵魂,思想,这实在是太难了。
说说电影《画皮》。画皮,原本只是蒲松龄笔下一个充满香艳与惊悚色彩的故事,故事里面的鬼怪只是那种低级的为了活命而吃人的厉鬼,没有情感,没有人性。而我们在这一部影片中,看到了画皮编剧赋予了一个具有人性的,拥有丰富情感的画皮妖精,白狐。这让我想起了那个白狐与书生的故事,在网络上传唱一时,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能不能为我再跳一支舞
只为你永别时的那一次回眸……
失去你时你已烟消云散万劫不复
只是此时,电影的主人公便不再是那一个文弱且有些懦弱的书生,而换成了王生,这个至情战将,应该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儿。他曾经爱他的妻子,但是在那次剿灭沙匪后,他开始爱上了狐狸精,面对小唯的诱惑,他一直在抗拒而却有慢慢沉沦,因为他觉得一个男人应该有自己的责任感,应该守护自己的妻子,让她幸福,处于责任的原因,他不敢爱小唯,但是他的灵魂已经告诉他,你被出卖了,他越是这样越是深深的爱上了小唯,却不能够给小唯带来幸福。
于是,我认为这是这一部爱情电影最为失败的地方,因为他的本身是一部古代爱情,而在古代封建制度里,纳妾再正常不过了,他凭什么呀?他凭什么还要用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我想,他的妻子佩容一直是很爱他,也扮演着一个拥有大爱,真爱,且同情搭理的人物角色,我想她对纳妾并没有多少反对。这是古代,如果换到现代的话,男主人公王生或许会很拧巴,不知所措。一部关于古代,妖怪神话的电影,就应该有它古代神话的爱情的唯美风格,加之了现代爱情观念的元素,可以说完全是一个败笔,这怎么说都让观众感觉太牵强。
人说,妖精无论怎么都是不能与人相提并论的,人的伟大是他们不具备的,因为他们只是一些低等动物和植物幻化而成。而无数的小说家,编剧,总是想赋予它们具有人的灵性,甚至比人更甚。比如说吧,王生的妻子,为了城内百姓的安危,为了自己丈夫的幸福,她选择了和妖精小唯的交换条件,他愿意承认自己是妖怪,是吃心的恶魔,她甚至愿意为此付出生命,她如此伟大。能有这样的妻子,那是一个男人莫大的幸福和骄傲,但是出轨的丈夫在刺死了自己的妻子以后才发现事实的真相,但是他无法去痛恨那个真正的妖精,因为他确实已经真正的爱上她了,这就是人类的悲哀,活着就是这样的拧巴,就是一个死疙瘩,无解(无法解释)!
妖精说,原来人也是这样,王生,你不是说愿意为了你的妻子一块去死吗?结果,王生在拧巴之后终于作出的一个抉择,他选择自杀。妖精终于感动了,她感动得一塌糊涂,她被人类的爱情所震撼,或许是她吃了太多人心的缘故,让她也如此的具备人性,她决定作出一个更高尚的行为,她把自己修行了千年的灵力来换回世间的太平,妖精不在了,他幻灭了,死去的人们都从棺材里爬了出来,而王生和妻子佩容也好了,他们继续着自己的爱情……
而小唯变回了那只白狐,一直凝望着世间发生的事情,而它的旁边,那只钟爱它的捣蛋蜥蜴精,也一直像哈巴狗一样的忠实的陪着它,这世界,根本就是人和人一对,妖和妖一类,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人可以认为妖怪,那些动物(它),植物没有思想,人可以认为它们不算什么,人甚至可以写小说,写剧本,给那些妖怪,动物(它)附上灵魂,甚至让它们比人类更有情感。但是人总是无法揣测人在想什么,在思考些什么。
就像电影《画皮》的结尾主题歌“画心”中所唱:
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
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
一阵风一场梦爱如生命般莫测
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