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投球队在忽悠易建联.

(2008-01-21 15:38:16)
标签:

体育

跳投球队在忽悠易建联.
 
    跳投队输给玩命队
 
    当密尔沃易跳投队遇上金州玩命队,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了.玩命队必胜,这年头怕什么?就怕不要命的.
    金州勇士不愧是玩命队,在下半场以摧枯拉朽之势扫平雄鹿.上半场雄鹿咬紧比分之时,易建联根本没什么表现机会,比赛进入垃圾时候后,他才获得一些出手,勉强让自己得分上双.
    为什么叫把密尔沃易雄鹿队称为跳投球队?以前可能没有太多的人会去关注,而现在呢?因为中国球员易建联的加盟,雄鹿球迷承诺,Milwaukee这个小城以后改叫密尔沃易.他们把易建联当成了救世主,但是球队的成绩,包括教练小K的表现,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易建联被忽悠了.
    这支球队缺乏杀伤力,更确切的说,是缺乏内线杀伤力.博古特作为状元秀,他曾经放狂叫板邓肯,姚明.而如今看来呢?不过如此,但是换一角度来说,或许不能怪他,他也是被Milwaukee忽悠的球员.我有一个假设,是不是雄鹿当年在打造出球队当家射手迈尔尔-里德以后,随之参加选秀大赛.选中状元博古特,那时候是不是对博古特说,选择Milwaukee,我们会让球队以后取名叫Milwaukee Bogut?
    我怀疑他们做个这样的承诺,就像现在对易建联的承诺一样.因为当时Bogut选择雄鹿的时候,雄鹿说要打造Michael+Bogut这样的内外线组合冲击总冠军.几年时间过去了,这还是一支为季后赛名额挣扎的球队.
   
    CCYV转播雄鹿让球迷失望
 
    雄鹿与勇士的比赛,是CCTV放弃转播火箭VS马刺选择直播的.应该说,周末看球,球迷心情很好,但是看了雄鹿这场球,怎么也没心情.暂时不说姚易的电视直播问题,就说这场比赛,易建联打得不好.为什么?因为在雄鹿没有被拉开比分差距的时候,易建联根本没有机会接球出手,而当雄鹿一次次无进而反,就几乎不防守.这样被勇士在下半场打了犀利哗啦,已经无力回天了.雄鹿开始撤换主力球员了,而这样的时候反而成了易建联的表现时间.
    本赛季,这样的情况,已经看了很多次了.雄鹿被打对手打进垃圾时间,然后易建联被派上场,以此获得一些得分,篮板的数据.易建联在球队的地位,可想而知了.至少他在教练心目中的地位,很多时候,他发挥得不错.但是教练要把他压在板凳席上,不让他上场.
   
    易建联在球队的地位
 
    雄鹿队目前16胜24负,东部第11.应该说还是有冲击季后赛的希望,博古特最近表现不错.近期5场都拿到了两双,平均数据达到20+10.他开始逐渐的融入球队的战术体系,但是雄鹿依然输球.输球原因何在?当博古特发挥得好的时候,往往只有前三节.第四节他根本接不到球,第四节是球队当家后卫Michael和Williams专属时间,这个时间必须交给他们,哪怕他们会浪费很多机会.
    这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Michael和Williams是球队目前的大当家和二当家.关键球的处理是交给他们的,博古特在球队的地位,也只是三号球员,纵然他会有超水平发挥.但是一切的听从Michael和Williams.
    所以说,博古特是一个被雄鹿忽悠来的球员,如果他去了别的球队,做个老大,估计现在早就自立山头了.再说到易建联,易建联的地位?可想而知了,他的地位是在这三人以后,甚至更不如一些球队老资格的角色球员.他在这个球队没有完全的发言权.
    教练小K对他应该是偏爱有佳,给了他不少机会,但是为什么他会在对阵山猫的比赛里砍下29分后,最近一些比赛中,感觉销声匿迹了.这不是他的问题,他依旧在努力.这个出在哪里?就是球队的内部纷争,这个球队缺乏前进动力,也应该说一些球员比较自私.不愿意在关键时刻把球分给队友,喜欢一个人作战.
    当然,敢于承担责任,敢于一个人挑起球队的担子,就不要畏惧,拿出一点玩命的精神来.把玩命的精神带到赛场上,别让人再取一个跳投球队的绰号.
    什么叫跳投球队?软弱,不敢拼身体,不敢玩命.别说自己的身体条件怎么样,勇士队的别德林斯身体条件一般,但是他就是跟着玩命队敢于拼搏.
    雄鹿队,你敢吗?为什么要骂你们?因为我们阿联是个好孩子,中国有句古话,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不希望你们把阿联培养成一个大号跳投射手,也请你们不要用密尔沃易这样的幌子来忽悠易建联,博古特是一个教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