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焘及后裔诗选集(作为李焘后裔受当地政府委托出版初步整理中)
(2015-04-20 22:11:44)
标签:
军事李焘宋钦宗范文网诗选 |
分类: 当代诗歌 |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
春日行郊坰,南风初唱予。
相携出城郭,著意买江湖。
句好从儿觅,杯乾任客呼。
长年足诗酒,此外复何须。
升元寺
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
令人却忆骑驴老,悔不终身作卧龙。
十月过昭觉庭梅萧然已动人意因作二十八字
厌逐游人药市行,暂来心迹喜双清。
疏风细雨荒庭菊,便觉梅花暗有情。
题龙鹄山房
已作清时鸟倦飞,杜鹃更劝阿谁归。
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推家隐翠微。
望川亭
潼川绕郭多名寺,都在少陵诗句中。
西上飞亭更奇绝,水光山色两无穷。
信相院水月亭
水中之月不可取,收揽结成湖上亭。
天光沉沉射虚白,夜色耿耿含空青。
曷来穷冬所见异,但有破块黏枯萍。
吾心皎洁竟何似,本自无物谁当铭。
游蔡山
岩峦最高顶,云气时蔚荟。
仿佛群仙宅,宫阙曜珠贝。
制胜楼
画省容台记并游,相思相望几登楼。
路长久叹音尘绝,事变迁惊岁月流。
合侍钧天终雅奏,却穿巴峡看横舟。
欲酬嘉惠须新语,老觉枯肠不奈搜。
|
升元寺
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
令人却忆骑驴老,悔不终身作卧龙。
升元寺
升元古寺宝灵珠,照影东西与众殊。
本为仁皇贲潜府,岂知今日镇留都。
信相院水月亭
水中之月不可取,收揽结成湖上亭。
天光沉沉射虚白,夜色耿耿含空青。
曷来穷冬所见异,但有破块黏枯萍。
吾心皎洁竟何似,本自无物谁当铭。
拥翠楼
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
从来两美难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
人言地瘴物失时,进忌太蚤退苦迟。
老夫亦岂不自觉,姑与饮酒仍赋诗。
忍令芳草直为艾,封植嘉树宁少待。
夕餐九华可无死,却期老岁於吾子。
游蔡山
岩峦最高顶,云气时蔚荟。
仿佛群仙宅,宫阙曜珠贝。
制胜楼
画省容台记并游,相思相望几登楼。
路长久叹音尘绝,事变迁惊岁月流。
合侍钧天终雅奏,却穿巴峡看横舟。
欲酬嘉惠须新语,老觉枯肠不奈搜。
|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
春日行郊坰,南风初唱予。
相携出城郭,著意买江湖。
句好从儿觅,杯乾任客呼。
长年足诗酒,此外复何须。
升元寺
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
令人却忆骑驴老,悔不终身作卧龙。
升元寺
升元古寺宝灵珠,照影东西与众殊。
本为仁皇贲潜府,岂知今日镇留都。
十月过昭觉庭梅萧然已动人意因作二十八字
厌逐游人药市行,暂来心迹喜双清。
疏风细雨荒庭菊,便觉梅花暗有情。
题龙鹄山房
已作清时鸟倦飞,杜鹃更劝阿谁归。
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推家隐翠微。
望川亭
潼川绕郭多名寺,都在少陵诗句中。
西上飞亭更奇绝,水光山色两无穷。
信相院水月亭
水中之月不可取,收揽结成湖上亭。
天光沉沉射虚白,夜色耿耿含空青。
曷来穷冬所见异,但有破块黏枯萍。
吾心皎洁竟何似,本自无物谁当铭。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作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四川眉州丹棱人,累迁州县官、实录院检讨官、修撰等。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焘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征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作者本着“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原则,凡记载不同者,则两存其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该书自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1177),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编定为九百八十卷,并上《举要》六十八卷,《修换事总目》十卷,《总目》五卷,总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前后历时四十年。
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九百八十卷本,久已亡佚,今本系清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厘为五百二十卷,其中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四月至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三月,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七月至绍圣四年(1097)三月,元符三年(1100)二月至十二月以及宋徽宗、宋钦宗两朝记事。1979年,中华书局开始分册出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用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本和文津阁本对校,改正了不少错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