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瑶前沿剧场
雪瑶前沿剧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553
  • 关注人气:2,0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真,诗与美------读张琴《落英满地》文\雪瑶

(2011-04-12 23:18:50)
标签:

前沿剧场

中国前沿诗丛

落英满地

雪瑶

张琴

文化

分类: 每月一评

诗与真,诗与美

---读张琴《落英满地》

今夜,我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太阳是诗歌之父,大地是诗歌之母,太阳和大地共同孕育出了人世间最神奇、最美妙的精灵——诗歌。从十几岁开始,我便爱上了诗歌,她是我的信仰之神,她是我的生命之源,她是我的归宿。我感觉我为诗歌而生,为诗歌而活。在追求诗神的这条艰辛而又快乐的路途上,我遇见了许许多多的良师益友,比如至今还在帮助和引领我的恩师石老(著名诗人和诗学家石天河先生),我的诗父王志杰等,益友很多,其中一位便是旅西华人作家张琴。 

记得在2008年6月的一次汶川募捐活动中,我接待并跟踪采访了华人作家张琴女士,感觉她很像可敬的姐姐,她热情、慈善、豪爽,那次她还送我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她的第一本诗集《天籁琴瑟》,再品鉴她的诗歌,透过那真挚而优美的诗句,我发现她是一位很热爱生活,追求完美,信仰诗歌的诗人。第一次见面很愉快,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还建立了很好的友谊,这次我们刚策划出版这套《中国前沿诗丛》时邀请她,她就很高兴地答应了。今年三月她和她的先生米格尔在成都与我会面商谈她的这本《落英满地》诗集出版事宜。这本诗集分为上下两部:上部《落英满地》主要描写了人类渴望自由需要大爱无疆,当然也散发出个体生命由衷表达的喜怒哀乐。她的诗歌充满激情富有一定的思想哲理,同时透过异国风情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总体给我一种“诗与真,诗与美”的印象。下部《相思的风》主要寄予了亲情、爱情、对生命的回忆,还有寓意对四季景物的赞誉。

一、“诗与真”

 

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说:“诗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真挚。”的确,诗贵在于情源自于灵。张琴的诗,句句让我感受到这一点。“诗与真”指诗歌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既真实、真诚又真挚,质朴而纯真,富有灵性,富有人性。诗人这样写道惟有春才会“将我自黎明唤醒”,惟有春才会“使人不再迷离”,“春沐浴着我的思绪,雨抚摸着我的幽情”(出自诗人《吟春》), “惟有那心田的春天,才是永恒的主题”(出自诗人《永恒的天》),诗人热情讴歌了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力量,如今正值春天,读此类诗正逢好时节,让人身心愉悦,振奋不已。只是平常生活中远在他乡的儿子的一个电话也让我们心神不定,感动不已,已是子夜时分,“儿子的呼唤/一声声/再次撕裂了/我的五脏六腑”(出自张琴《儿子的呼声》),母子之深情厚爱溢于言表,着实让人感动,好像一把尖刀戳入我的心脏,久久不能呼吸。这本集子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动,让我们回到故乡,回到童年,回到爷爷破旧的屋檐下……

    在出国临别前诗人带上了母亲给的木姜、茴香籽,戴上了母亲的爱,带上了对故国的思念,回到了伊比利亚半岛,最后“翘首以盼,望眼欲穿”。这与我产生极大的共鸣,我仿佛看到了早些年的自己,去国外工作前和母亲依依惜别的情景,带上母亲的相片,带上母亲的泪水,带上母亲的思念,想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想想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会哭,也许这就是张琴女士诗的魅力所在,也许这就是剪不断的情愫吧。诗人在歌颂自然的同时,也在深切关注着自然,关爱着地球,关心着地球上的子民,反映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情怀。

二、“诗与美”

诗歌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真情是内容,艺术是形式。只有内容的诗歌是平淡的,只有艺术的诗歌是矫揉造作的。诗歌,不仅仅要有内容,而且要有艺术,没有艺术的诗歌就没有永恒的生命力。内容即真,形式即美。“诗与美”指诗歌将古语与口语运用自如,将外国诗歌和传统诗歌完美结合,读来清新自然,宛如赴一次快乐的心灵约会。在《永恒的春天》中,诗人巧妙借用英国诗人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引出自己下面的诗句,似古文中“兴”的技法,在《书为媒》中,诗人引用苏轼词句“千里共婵娟”,引出“与天地共老,从远古到新生”,一颗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心跃然纸上。     张琴创作古体诗(比如《惜春诗烟》、《烟波三月杏花开》等),也创作现代诗(爱情绝唱),让我们一起翻开书,欣赏一下第二部中的诗《妈妈,我的童年哪里去了》。这首诗可以说是现代口语诗的典范之一,整首诗全部运用了口语,第一段是孩子问,第二段是妈妈答,第一段反映了孩子对长大的彷徨和对世界的迷茫,第二段妈妈运用比喻“雏鸡要离开母翼,寻找伙伴和食粮”,鼓励孩子一定要自力、自强、自信才能张开翅膀。这种表达方式很容易让人领会作者的意图。

    张琴是一位国际友人,常往返于西班牙和中国之间,目前在国内已经做了不少社会公益事业。看到她的作品犹如面见本人。她的诗不仅有着异域风情,思乡之情,怀旧之情。更为重要是她的诗充满悠悠的怀古情怀,表达一个诗人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透过诗的窗口,我们了解到异国风土人情,是我们打开西方之门的一把钥匙,读她的诗,我仿佛置身于威尼斯、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很静,很真,很美。这本诗集中佳作甚多,不妨再欣赏一首《巴黎圣母院》:“雨果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使得圣母大堂名扬;加西莫多的善良,倾吐着世间情爱的悲伤;肃穆、幽深、神圣和端庄,终年闪烁着摇曳的烛光;圣母亘古不变的慈祥,接受着朝拜者的诗颂歌唱。”整首诗仅有短短8句,却介绍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经典《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梗概,向人们展示了一座肃穆、幽深、神圣和端庄的古建筑,流露了诗人对于这座古建筑的崇尚之情。全诗一韵(ang)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易于吟诵。这首诗韵脚用得恰当和自然,使诗中的情感表现得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并构成一个有极强的声韵美的形式。

    “诗与真,诗与美”既真,又善,还美,仿佛清水出芙蓉,天然雕饰一般。这就是这本集子的魅力,这就是我反复诵读这本集子的原因。 

    最后,祝贺张琴的又一本诗集出版,祝她在遥远的他乡健康幸福平安,祝她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1年3月19日晚初稿于成都雪瑶书斋    

                                    2011年4月6日晚修改于于成都雪瑶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