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真,诗与美------读张琴《落英满地》文\雪瑶
(2011-04-12 23:18:50)
标签:
前沿剧场中国前沿诗丛落英满地序雪瑶张琴文化 |
分类: 每月一评 |
诗与真,诗与美
---读张琴《落英满地》
今夜,我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太阳是诗歌之父,大地是诗歌之母,太阳和大地共同孕育出了人世间最神奇、最美妙的精灵——诗歌。从十几岁开始,我便爱上了诗歌,她是我的信仰之神,她是我的生命之源,她是我的归宿。我感觉我为诗歌而生,为诗歌而活。在追求诗神的这条艰辛而又快乐的路途上,我遇见了许许多多的良师益友,比如至今还在帮助和引领我的恩师石老(著名诗人和诗学家石天河先生),我的诗父王志杰等,益友很多,其中一位便是旅西华人作家张琴。
记得在2008年6月的一次汶川募捐活动中,我接待并跟踪采访了华人作家张琴女士,感觉她很像可敬的姐姐,她热情、慈善、豪爽,那次她还送我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她的第一本诗集《天籁琴瑟》,再品鉴她的诗歌,透过那真挚而优美的诗句,我发现她是一位很热爱生活,追求完美,信仰诗歌的诗人。第一次见面很愉快,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还建立了很好的友谊,这次我们刚策划出版这套《中国前沿诗丛》时邀请她,她就很高兴地答应了。今年三月她和她的先生米格尔在成都与我会面商谈她的这本《落英满地》诗集出版事宜。这本诗集分为上下两部:上部《落英满地》主要描写了人类渴望自由需要大爱无疆,当然也散发出个体生命由衷表达的喜怒哀乐。她的诗歌充满激情富有一定的思想哲理,同时透过异国风情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总体给我一种“诗与真,诗与美”的印象。下部《相思的风》主要寄予了亲情、爱情、对生命的回忆,还有寓意对四季景物的赞誉。
一、“诗与真”
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说:“诗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真挚。”的确,诗贵在于情源自于灵。张琴的诗,句句让我感受到这一点。“诗与真”指诗歌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既真实、真诚又真挚,质朴而纯真,富有灵性,富有人性。诗人这样写道惟有春才会“将我自黎明唤醒”,惟有春才会“使人不再迷离”,“春沐浴着我的思绪,雨抚摸着我的幽情”(出自诗人《吟春》), “惟有那心田的春天,才是永恒的主题”(出自诗人《永恒的天》),诗人热情讴歌了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力量,如今正值春天,读此类诗正逢好时节,让人身心愉悦,振奋不已。只是平常生活中远在他乡的儿子的一个电话也让我们心神不定,感动不已,已是子夜时分,“儿子的呼唤/一声声/再次撕裂了/我的五脏六腑”(出自张琴《儿子的呼声》),母子之深情厚爱溢于言表,着实让人感动,好像一把尖刀戳入我的心脏,久久不能呼吸。这本集子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动,让我们回到故乡,回到童年,回到爷爷破旧的屋檐下……
二、“诗与美”
诗歌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真情是内容,艺术是形式。只有内容的诗歌是平淡的,只有艺术的诗歌是矫揉造作的。诗歌,不仅仅要有内容,而且要有艺术,没有艺术的诗歌就没有永恒的生命力。内容即真,形式即美。“诗与美”指诗歌将古语与口语运用自如,将外国诗歌和传统诗歌完美结合,读来清新自然,宛如赴一次快乐的心灵约会。在《永恒的春天》中,诗人巧妙借用英国诗人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引出自己下面的诗句,似古文中“兴”的技法,在《书为媒》中,诗人引用苏轼词句“千里共婵娟”,引出“与天地共老,从远古到新生”,一颗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心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