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编辑希望我写写电视剧《浮沉》,宣传词说,让你从此对外企,职场改观。滕华涛的作品我一直都很喜欢,所以这部剧我还是强力支持,每集不落的看完了全剧。我不想写剧评,我只想说职场。
无论《浮沉》里的销售业务显得多么简单而轻易,我们知道那只是个载体,一个把职场里大小人物串起来的一个线索。而这一切就是利益二字。王贵林说了,每人利益不同,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所以没有错对,只有立场。
亲自在职场里摸爬滚打的人,看见剧中人物,有些感叹,但也不必对号入座。每个人的角色都不绝对,好人与坏人在职场是最不能脸谱化的。如果说你好,也许只是在于你的利益不相关的时候,你还算过得去的那个人,或者你没有竞争力,不入法眼。
利益,成功,像赶驴的鞭子,自觉的抽打着职场里的人,人迷信天道酬勤,又迷恋弱肉强食的法则,于是赶着加班,赶着付出更多的心血去换取一点点的利益。深怕懈怠会让自己被淘汰。做为职场人,太多无谓的争取与执着,只能等到一切如浮尘的时候才醒觉我们不过是一个工具。你的所有情感,与付出都那么难以慰藉你的失落,今天的办公格子间,明天坐下更新的面孔,今天的KPI,明天给了更高的指标,我们用时光用年华为职场刻写墓志铭。而在每个职场的天花板到来的时候,你就无息无声的变成过去时了。这是经济学里定义的生产元素,而不是你生而为人的属性。
因为城市里,灯光下,亿万人如你我一样,为材米油盐,为明天的功成名就而奋不顾身。你停下来变成尘埃,还是继续挣扎着向前,似乎都改变不了这样的局面。对于职场,你是可替代的。对于你的人生,你无可替代.
今天看我林语堂先生很多年前的说的结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悟性上的达观。而西式的职场逐渐成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必然课程的时候,人人都忙,就是一种常态。对于“闲荡”一词感到惭愧。这是一种悲哀,一种凄凉。当我们的日子被文件,数据,销售报表,KPI肢解成碎片,我们还要时间去达观吗?我们离那些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已经太远太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