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大名早就是如雷贯耳了,几乎成为“世故”“势利”代名词,所以很多人把香港现在的“结婚难”归咎于港女身上,甚至很多媒体报道男人用脚投票,选择到台湾,内地选择伴侣。
而实际上,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港男在高度物化的现代婚恋关系中也主动或被动的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高度物化的社会,对于传统婚恋关系而言,影响是全方位的。
传统婚姻关系中,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承担家庭全部的经济压力,而女性需要负责安排家庭生活,生儿育女。维持家庭的秩序。那时候,对于女性的四德要求容貌,德行,言辞,家事料理的要求在新的生活中已经有巨大的变化。
最近一个杂志对于港男的择偶标准做了一次调查。被访者年纪是30岁左右。选择这个年纪是因为香港目前的婚姻普遍年纪是29岁。因按照女性稍微偏小一点的考虑,男性30岁未婚者还是多数。职业也有保险经纪,销售员,推广人员,公司文员这样的大众的化的职业。其中5个典型案例,很能说明现在港男的择偶取向。
外形要靓,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选择。他们直言不讳的说出这个条件。其中一个典型案例的男子访谈称,自己离婚,就是因为前妻不敢漂亮。他说前妻人不错,交流也很好,但是不靓。所以现在他把靓作为择偶首选条件。靓的标准是啥?现在流行的口靓模(少女模特)。这些口靓模的特征基本是,大眼,娃娃装,长腿,大胸,穿着清凉。代表人物是周秀娜,杨梓瑶等。她们往往被GCUP
或者ECUP的身材特征所代替。旺角,铜锣湾也常见到现在以这些靓模为模板打扮的女孩子。看来口靓模文化已经在近年渗透到港人的生活,成为男性审美标准了,而畸形的审美带来的是女性被物化的外形。按照CUP的大小来定级女性的美丽,以完全物化的外观标准来定义女性的美丽,所以,香港减肥事业可以做到上市公司,整容的机构多过米店,书店,现在大有机会成为最盈利行业。
第二个要件,是善于沟通。受访的男性基本上都选择善于沟通为重要的择偶标准。广东话叫“倾得埋”。
男士在选择这个条件的时候解说到,对方可以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但是双方一定沟通很顺畅,感觉愉悦。这个是走向婚姻的必要条件。
传统婚姻中,女性的很多功能正在退化。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已经使婚姻中的做饭,洗衣,料理家务等变成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香港大部分年轻夫妻都不会自己做饭,而选择出外就餐。从而使家庭生活更为简单,而两人想个性契合度,沟通的愉悦度就显得各位重要。
有研究表明在高度发达的一些地区,例如纽约,香港这样的现代都市,男人心目中完美的妻子应是年纪小5岁,智商和情商略高过男性,外形时尚(符合当时审美)。但实际上这些条件,正是形成类似凯瑞这样的欲望女与港女的条件。所以,最后结果就是都市里,结婚成为难事。
港男对于港女自然是诸多不满,但正是港男自身设置的标准将港女推向更为世故,物质的方向。港男往往喜欢台湾,日本女孩子,而这里面多少有些远香近臭的臆想成分。香港现在的结婚难成为社会问题。
都市正在改变婚姻的内涵,也在改变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在都市里的流行文化正引导着一群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