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斯卡,美国人的奥斯卡

(2010-03-10 16:42:39)
标签:

奥斯卡

杂谈

    我看奥斯卡的记录很久了,记不得了,大概最少也有7~8届了吧。基本上很多得奖影片是在颁奖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而且因为赛果而去追看最佳影片,但往往期望很高结果却很让人无语。过去几年我唯一喜欢的得奖最佳影片是《美国美人》。曾经得奖的《莎翁情史》或者是去年《平民窟的百万富翁》或者是《老有所依》其实我都看不出啥好来。当然我明白,不是人家电影不好,是我和人家的主流文化之间是有距离的。或者说,对西方的历史人文背景还没有那么深刻的认同感。比如《少女朱洛》我不明白为何可以是最佳剧本,今年的《珍爱》我看了以后也无法感觉被赞誉的那种深刻打动。

   看了几年的奥斯卡我好像明白了一点,奥斯卡其实只是美国主流观众的一种选择,其实远远谈不是全球,全世界的一个奖,这就是为何每年的评选结果都让中国观众感觉很脱节。所谓征服奥斯卡,也就是找到美国观众的口味,如果不谈和他们的口味一致的话题,就不会掺和你玩。其实你留意几年的奥斯卡转播,发现明星就是那么一群,主要是被提名的,还有就是有新戏要宣传的。明星们开的是俾面派对。只有国际章这样的才为获取一张富豪俱乐部门票而废寝忘食。今年提名影片的毕彼特都没有出现。

    今年的最佳电影,我很认同陆川的意见。《拆弹》是好片,是一个普通的好片。它的得奖其实很占便宜,有文艺片的外貌,比如纪录影像风格,手持摄影;比如现实题材,批判现实主义;比如女导演;比如低成本,独立精神;很多标签都让投票人觉得安全。

    而且,无论是《珍爱》还是《拆弹》都是现实的美国国内最紧迫的问题,所以获得提名,得到选票也是必然的。所以国内导演们不要再拿奥斯卡说事。你就是有技术,有艺术,也没有站在美国立场思考美国问题的必要。把大而全的片子拍多了,反而不会站在中国国内的立场拍国内最现实的问题了。奥斯卡,不是唯一证明导演功力的地界,如果你和李安一样指望在美国生活,并以美国文化为出发点做导演,偶尔拍中国电影,那么可以冲奥斯卡。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获得提名的《珍爱》,两位主演,其实哪里是演技,巨无霸的外形就已经决定了她们就是角色。奥普拉·温弗里的推荐词,说在她们好莱坞前景无限,难道是开拍珍爱2?珍爱的入选这也是奥斯卡的政治化的一面。

  再说说服装,连教主萨拉杰西卡帕克都穿衣不称身,直言借的夏奈尔晚装,所以出场时,手不得不从后面提着裙摆。而不是优雅的侧面提着裙摆。想想看好莱坞明星参加奥斯卡也只是借来穿穿,那么这衣服的真正买主有啥场合穿??阿拉伯油王的老婆,红贵的二姨?穿在家客厅招呼派对?

奥斯卡,美国人的奥斯卡
小麦莉估计也是借的衣服,极不合身。所谓高级定制一定是以穿着者的身形比例制作,但可怜的麦姑娘快把晚装撑破了。
奥斯卡,美国人的奥斯卡
   夏奈尔的晚装在红毯上不占优势,这件就是个案例。虽然夏奈尔晚装有过辉煌的奥斯卡“秀”,但是今年两位女星穿的都不是很完美。
奥斯卡,美国人的奥斯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