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读《包容的智慧》,是星云大师和刘长乐的对话。讲的都是“人间佛教”的内容,智慧显现。大师说,生活就是神通,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处处都可以得到启迪和滋养心灵。如果说“空”和“色”不易明白,那大和小总该明白了。什么最大?心,是也。大到包容天地,大到高山海洋也在其中。“心如虚空”,如果放下框框和已见,那就心中万有了。常说一个人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容得下多少人就可以成为多少人的领导,这就是心包容的力量。
这样的哲理让我投射到自己的经历中,检讨自己,在以往管理下属时,以为自己追求的完美和标准是唯一正确的,所以要求别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如自己做的一样,这个自己的标准害得下属无以适从,害怕获派任务,长而久之生出怨气,心有怨而不满,任务就更走样了,但我竟不自知,以为是下属不够能力,仍然强行指导,结果自己也劳气,而任务也无满意进展。我自己就是个强势领导的失败范例。现在当我为人下属时深刻反思,其实下属是位置不同,理解不同而已。心小了自然不够度,所以当我容不下别人的时候,其实我就是个自我,做不了领导。这个大小是要训练的。从小到大是个舍得过程,把自己放下,把过去容不得的往心里放,装着,再装。看自己能装下多少。摒弃自己有时错误的自信,(自己以为的自信也许就是外界看来的的自大)把自己放低就放看了,如果于“下”位且能自在从容,起码在心里又放大了一圈,连“下”亦不怕,“上”就不会慌张而方寸大乱了。
小到个人,大到政治,也许都是这样。大就要能容,能含。奥运会大吧,因为那是全世界的。
“以我心无间之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这是佛教的修行。盛唐之所以为盛,为大,这和佛教的智慧有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