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来青山浮来茶

(2014-05-26 10:29:56)
标签:

浮来青山浮来茶

文化

分类: 散文

浮来青山浮来茶

  

    初夏到夏庄,是应朋友之邀。因琐事繁杂,比约定的时间晚了,接到手里的一杯茶,香气刚刚扑到鼻息,便被招呼入席。我不舍地打量着那杯茶,绿得透明,香气是旋转着上来的,然后像月光似地扑满了我的全身。

     来夏庄自然不是为了品茶,莒县和夏庄的美,我还是要用心欣赏的。

     比如浮来山,在万里平畴的宽阔沃野,几百米高的峰,兀自突了出来,挺立得不讲任何道理。而她一身的秀丽与葱翠,与常年干燥少雨的莒县,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浮来山上的定林寺内,有一棵四千多年的银杏树,“七搂八扎一少女”的胸径,冠可蔽日,树身上是时间结出的深色疙瘩,坚硬,粗砺,无言静立于时空之外。这棵树,见证了鲁莒会盟的历史烟云,也将自然的生命神奇与历史的风云变幻,结合得天衣无缝。对朋友说,来莒县不看天下第一的银杏树,算是白来了,因为她除了自身的美丽之外,在无数的叶脉和根须之上,还维系着刘勰这位文学巨匠一生的坎坷际遇、恩爱情仇。银杏树的荫翳和斑驳,也成了刘勰笔下的句逗和转折,弥漫在《文心雕龙》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情结里。所以,《文心雕龙》才有了诗意的迭荡起伏,才有了贯通艺术与时空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后世瞻仰和攀登的文学高峰。

     “浮来”一词,是神来之笔,是上苍醒来睡去的诗性发作,是对莒县苍生的眷顾与垂青。山是“浮来”的,到底是从海上还是从天上,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浮来”是神与天的旨意,如白云,如轻风,如妙手偶得的诗句,所以幸福栖息着的莒县父老,便有了诗意的性情,豁达的人生。

     比如夏庄镇的敬老院,里面住着几十位五保老人。我们进去参观的时候,他们或者三五成群地闲聊,或者听戏,或者打牌,做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如何在耄耋之年,自己动手开垦出院子里的空闲地块,种上了自给自足的瓜果蔬菜,并且长得果实累累。那些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像是生命的年轮,也像老人们的平凡心情,努力长成茁壮的样子,让人心动、舌动、感动。看着树荫下的这些老人,我突然间想,他们孤苦无依的一生,其实并没有多少奢望,只求能够吃饱穿暖,安享时光的温暖和慈祥。看着这些与时间一同老去的容颜,我似乎能感受到他们额头上的每一条褶皱中间,曾经有过的爱的渴望、情的向往,都随着风吹雨打的声响,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无法走进老人们的内心,探究更深的情感流变,但我却可以从温和软绵的声调中,体会到他们对当下生活的惬意和满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陪同我们的当地负责同志并没有说,但我却看到了他们为这些老人,刻意创造着“采菊东篱”的生命大爱。这,便足够了。

     一路参观的风尘,终归要用茶洗净。

     白居易尝有《琴茶》诗云:“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曾经有人考证,白居易笔下的蒙山,就是离莒县几十公里的沂蒙山。于是我大胆想象,这浮来山,说不定是哪位神仙在醉酒之后,一个趔趄,半条甩起的衣袖,便将蒙山之巅挥洒到莒国境内。所以这浮来山,便有了蒙山的气韵,也有了蒙山的灵性,更有了神仙的率性和通达。这浮来山的茶,也便与蒙山茶有了血脉相通的渊源。

     我并不知道蒙山茶为何如此深刻地沏入了白居易老人的口鼻,蒙山茶我也喝过,并不像白老先生一样记忆深刻。倒是曾经喝过的一种云雾茶,二十多年茶香不断,一直萦绕在我的唇齿之间。以至后来很长时间,我一直在青白红黑地追寻这种茶的踪迹而不得,失望由此伴随我喝茶的每一天。

     因为行程原因,品到真正的浮来青茶,是在晚上。早就有晚不饮茶的习惯,但当我闻到袅袅茶香的时候,对前一天浪费的那杯茶的留恋,迅速让我的大脑皮层失控,情不自禁地端起茶杯。奇迹似乎就发生在一瞬间,二十多年前的云雾茶香,活生生地如惑媚的狐仙,充塞了我所有的感官,浸润,流涟,成为耳膜中的伯牙琴声、千尺流泉,由缓到急,由淡到浓,让我的舌尖旋转,让我屏住了呼吸;而那雀舌一般的细小瓣叶,如同天堂里刚刚出水的青莲,天使般地舞在杯底,共同奔赴千年相守的浪漫约言…

     如果茶是这种样子,茶就成了神的梵音与禅的空灵…

     如果茶是这种样子,茶就成了歌的韵律与舞的飞扬…

     如果茶是这种样子,茶就成了一生不舍的知己和衷肠缱绻的红颜…

     细细追探,才知浮来青更深的醇厚流向: 浮来青茶历史悠久,因为丘陵山地的土壤环境和较长的生长期,形成了叶牙肥厚、栗香高、耐冲泡等北方绿茶独特风味绿、香、醇、净主要特征,在同经度、同纬度的茶林中,品质独领风骚,南茶北引时便已扬名国内外,近年来更是多次夺得茶业比赛的金牌头奖…

     突然想起《红楼梦》中的诗句,“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浮来青茶无论绿茶还是红茶,其实都是这种样子,她如同让我无法释怀的佳人,在清凉的月光下,披着透明的裙纱,搅起夜空的朦胧,醉舞彩妆。

     伴着深夜不小心跌落的鸟鸣,我的心流涟于浮来青万亩茶园生态绿色、精耕细作的沟畦,沉醉于茶香之中,想着“浮来”一词同样是对莒县茶最美的赞誉,充满了神旨的玄迷和奥妙。朋友突然问我对浮来青茶的印象,恰巧我刚刚酝酿了一首散文诗的开头,“我倒想说说夏庄。夏庄如静坐沉思的少女,心事汪成了海,海上是一只小小的纸船,纸船上是她美丽的心愿,心愿汇成了海,流到了更远的时间。”

    又是夜不能寐,既为夏庄,也为茶香。

 

                                            2014514于广东丹霞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