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儿子“疯”了
标签:
散文/原创导演贾樟柯杂谈娱乐 |
分类: 江山江湖 |
http://s8/bmiddle/4dc0947bt7c4e9cc67d57&690
一位父亲,急急跑下拥挤的公车,神色慌张。售票员说,这位老师傅,不交钱就下车呀。这位师傅,一位小县城的中学教师哀求着说:我儿子出事儿了。
他的儿子是贾樟柯。一个总是惹是生非混小子。这次赶来,父亲担心他又出什么问题啦,打算把他领回家。
http://s8/bmiddle/4dc0947bt7c4e9f202a77&690
儿子很平静:要考电影学院。父亲却纳闷了,你这长相,当不了明星吧?他平静的,甚至有点无边无沿的说,我要当导演。
在那个时候,父亲甚至不知道导演到底是干什么的。只是如此虚幻的影像艺术,从这个惹惯了事的儿子这里说出来,还是把老父雷了一下。
父亲说服不了他。贾樟柯从此开始了关于电影的漫长梦想和挣扎,以及飞扬。怀揣仅有的一点盘缠,出发。
山西临汾,那个甚至连火车都不通的偏远小县城,贾樟柯在这里混过年少青春,然后由这里迸发出眼眶的泪,血里的热。
http://s15/bmiddle/4dc0947bt7c4c3865239e&690
贾樟柯的梦,是从一场电影开始的。那场当时少有人问津的《黄土地》,那么无意的跌落于眼前。在街上闲逛的他,只因看到电影票便宜,两块钱。看两场。
没想,眼泪,在刹那间迸发,奔涌。一直流着泪,看完那一场黄土地。
面对如今的采访,镜头前,贾樟柯说,影幕上,一看到他们,我就忍不住掉泪。白头巾,破棉袄,土炕,他们那么像我的那些亲戚。我的表哥表弟、姨夫等等,黄土地上的他们,以及那神情,就是这样的模样。
听到这里,眼泪,刹那跟着贾樟柯的泪夺眶。关掉电视,一个人关起来,静静沉淀这样的贾樟柯的血气和力量。他的“疯”,是内心蓄满了的光和力。这个曾经站在街头上的混混,不是因为他不爱这片土地,恰恰是因为内心的热和能量,没有找到一种籍以释放的方式罢。
http://s13/bmiddle/4dc0947bt7c4c33f260ec&690
这个自称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带着黄土地的深情和眼泪,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尊重世俗生活,感觉平淡生命的的喜悦,以及沉重。
贾樟柯的叙事沉静,不张扬,从不故弄玄虚,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那是贾樟柯式的电影温存。
http://s3/bmiddle/4dc0947bt7c4c3c9fae22&690
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这句话,是贾樟柯对电影的理解。
这个“疯”了的人,他的眼泪里,装满许多被无视的、甚至被撞倒的普通人,卑微的生命。他试图用一种挽留和递进的方式,让他们在世俗的眼前,有血肉,有尊严,更有情感。
这个当年的小混子,甚至他就来自于他们,贴近过他们,才有他们的彷徨,沉闷,以及呐喊。从某种程度上讲,那些“混”度光阴的年华,成就了贾樟柯式的倔硬和颤动。内心呼唤阳光的人,眼前才会有暖意。哪怕流泪呢。
http://s8/bmiddle/4dc0947bt7c4c687e15e7&690
早年,那个从没见过火车的少年,生命中一件重要的礼物,一辆自行车。他骑上它,第一件事就是飞到遥远的车站,去看火车的模样。奔跑的姿势,给了他一种远行的飞扬和激动。
从此,走出了贾樟柯。所以,那些沉默以及沉闷,都是成就远方的铺垫,好在,有了这样的贾樟柯。
http://s14/bmiddle/4dc0947bt7c4c3ead759d&690
那位父亲,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不省心的儿子,几乎“疯”了的儿子,一个当时高考落榜的儿子,竟然用他的方式,成就了一段中国电影的强音,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http://s6/bmiddle/4dc0947btcdafaaa69bb5&690
(图片来自,百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