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不可逆、不可持续

标签:
财经 |
分类: 以经济言 |
失衡、不可逆、不可持续
……陈宏杰博客
请记住一个牛顿物理学常识:高速运动不可持续,且不稳定,因支持高速的力,耗散太快。辉煌的日本奇迹、东南亚奇迹,都在风光一时后相继沉沦。中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唯一亮点的今天,太多聚光灯下,那片挥之不去的阴霾,却越来越大。
王中宇先生在乌有之乡发表了《货币循环的另类观察》(从关兄BLOG看到,按图索骥而寻去)。确实另类,但分析鞭辟入里,以数据推演,很见学养功底,对我们认识现今经济乱相,理清投资思路,有拨乱反正之效,特推荐给大家。我们太需要这样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冷清深沉的思考和如此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了。经济体的货币循环造成的三大失衡:资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失衡;产能与内需失衡;追逐利润的货币与祭献利润的货币失衡。这三大失衡导致经济体中的货币不可逆地淤积为逐利资金,这表明货币循环从长期看具有不可持续性:失衡的持续扩大早晚有从量变到质变的一天。中国将面临一次巨大的经济整合,整合所带来的冲击将触发一次大衰退。现在只是在等待货币创造体系何时死火,强大如美国亦有尽时,中国在经济上的力量与之相去还有不短距离,中国货币创造体系拖延的时间不可能达到美国同行的长度。将人民币打造成世界货币,好比布雷顿森林延续美元的生命力,将国内问题世界化似乎正成为唯一的选择。(陈宏杰博客
1985年以后,大体满足费雪方程的只是流通中的现金M0,而作为“金融资产”的准货币,与费雪方程毫无关系,相反,它显示出了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M2将两类不同的货币一锅煮,又被学者们仅视为交易媒介,才导致了“货币的迷失”这个伪问题,这个伪问题又将学者们引向了寻找“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这个死胡同。从货币的两种功能的视角容易看到,逐利资金的标的不是真实的财富,而是货币本身,利润极大化是一种正反馈机制,它持续地从购买商品的资金中获取利润,并将其加入到逐利资金中,使逐利资金加速增长。同时,利润极大化机制将国民的劳动所得牢牢地压在底线,以保障资本拥有者的“国际竞争力”,而物价受制于国民购买力,自然与M2的超速增长无关。事实上逐利资金的增长超过购买商品的资金,在价格上反映为“资产”价格的上涨远超出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面对“非理性”暴涨的资本市场,经济学家们归咎于“流动性过剩”,而事实上,过剩的是逐利资金,它大体上对应于货币中流动性最弱的准货币。逐利资金的高速膨胀使基于交易媒介假设的费雪公式失效。由于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是央行控制货币发行的理论基础,费雪公式的失效使各国央行陷入困境,不得不另觅出路。由此导致了关于货币政策的长期争论。
天然气下一次交易机会或出现在明年二月。耐心等待续集吧。
陈宏杰博客
陈宏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