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就投资谈 |
公度、预测论、方舟和地震
……陈宏杰博客
12日本人以为头晕。之后,有同事说是地震。杭州远离地震带,我们有感觉必是大地震。第一时间想做的事情,说来惭愧,还是赚钱——短期卖空中国财险,最好是购其认沽窝轮,当日香港因佛诞休市,只好作罢。
(陈宏杰博客
事前确有地质研究员以翁文波先生的公度法推算出此次地震。密生兄乃新疆地质专家,数学、英文、诗词皆精深,对翁氏理论颇有心得,将之运用于石油勘探和中国股市有不少成果。多年前老陈自密生处学得此法,又托洪涛兄自上海图书馆将翁氏初版《预测学》全本影印,研习之下大为叹服。当年日本领事馆亦以为神奇,大批量购买该书,运送回家,给日本地震部门参研,因日本乃地震频繁地区,多年为此害所扰,以为得此天书可以避祸。我研究深入后,发觉不妙。翁氏理论计算量巨大,这个尚可以利用电脑完成,但所推算出的特征点密布,筛选真假要比知道它们更令人头痛。转折必然发生在特征点上,但特征点未必就一定转折。取公度数越多,特征点亦越多;取公度数越小,特征点亦越多。搞到后来,简直是进入了数字迷宫,真相就在眼前,但永远隔着一层迷雾。日本地震相关机构应该也遇到了同样问题,阪神大地震的时间与地区范围,他们应早就计算出来,惟这个结论淹没在数字海洋当中,无法清晰显现。结果,阪神大地震伤亡惨重,日本一改国策,不再对预测天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建筑防震抗震和救援快速反应放在第一,实施后效果明显。
(陈宏杰博客
正如圣经上诺亚所说:洪水何时来临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建造好方舟。此一句话,亦使老陈投资风格大变,我逐渐摒弃研习多年的预测知识体系,转向反应式,最终越来越认同“前置”风险(也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边际要安全)。只要洪水来时,我可以保证自己不淹死,那么其他就根本不是问题了。相对于淹死的潜在风险,洪水什么时候来或从什么地方来等等都成为无足轻重的小事了。对于投资来说,我们若能确定某公司、某股票真正值多少钱,那么当市价低于此水位时,买入就是最佳策略。至于是否买了马上涨,就显得次要了。战略永远高于战术,只要不透资操作,那么就已经站在时间老人的一边,随着时间流逝,胜算会越来越大,因“时间”乃决定投资成败的第一变量(不少人视为次要变量,而这一误区正是导致投资悲剧的源头,至少在心理层面是如此)。精明主妇都知道并遵守一个购物原则:关键是要好折扣,而不是折扣的形式。可惜,很多投资人把眼睛死死盯在“折扣形式”上,“早上四颗栗子、晚上三颗栗子”远比“朝三而暮四”更受欢迎。如果《齐物论》里朝三暮四的猿猴可以交易股票,我看他们最关心诸如:流通盘大小、庄家龙虎榜、有没有高比例送配等等问题。对价格(或者说“折扣形式”)烂熟于胸,对价值却一无所知。
(陈宏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