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懒
昨天歇班,儿子也赶上放假,就一起去看老娘。
老娘显得过于热情了,一边张罗着中午的饭菜,一边给儿子拿零食,让吃这让说那。相反,儿子显得情绪不高,蔫蔫地答应着,一冷一热对比鲜明。也只有亲人才有不计工本的付出,只有老人长辈也不会在乎晚辈对她的态度,她满心是对晚辈的疼爱,这就是无私。
家里还有些春节的存货,来前父亲一再嘱咐别再买东西了,老吃不完怕坏了。我就了前几天网购的两只泰国乳胶枕。母亲睡眠不好,枕头软一点还是有帮助的。
我收拾着鱼和猪脸,一边听老娘唠叨。她说周二老妹来了,一个人来的。妹夫摆着羊肠子摊,忙。外甥也没来。说起外甥老娘就有情绪,二十多的大小伙子,放了假整天宅在家,既不去学驾照,也不去给他爸帮忙,既不出去玩,也不搞个对象,就一买到晚玩手机打游戏,惯得不像个样子!
我说还不都这样,没一个勤快的!还指望他们像俺们小时候一样,放了学背着筐头去拔草喂猪吗?也没那条件了。再说啥习惯也得从培养,说起来我又埋怨老娘,孩小的时候让他干点活儿,你总是挡不让,疼他们,现在大了又看不惯,嫌人家懒,还不是怨你!他能一子就懂事吗?老娘就笑:还疼出毛病来了?!大了还不该懂事吗?
俺说哪有应该呀,都是学的,从小熏出来的。俺儿子也懒,架不住俺支使,凡为所能及就让他去干,他一般也不拒绝,习惯了。但要说主动性,自己找点活儿干,那是一点没有!眼里根本没活儿。
好逸恶劳就是人的天性,大人小孩都一样,俺没事也不愿干活,谁不知道躺着舒服呢?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就是吃睡长。如果给个猪圈,估计大部分人都甘愿当头猪——只要不宰。
俺也常替娃担心,长大这样可咋办呢?但想想也是多余,杞人忧天嘛,各有各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谁还不活了?只是咱看不惯而矣,看不惯不一定是人家有问题,大概率是咱老了,跟不上节奏了。你看人家手懒,可能人家脑袋没闲着。俺发现在思维认知上,现在两小孩都进化得很成熟,咱大半辈子碰得头破血流碰出来的经验,人家早就知道了。人家对人生世事看得比咱还透,他们对啥事都不着急,火烧房梁依然淡定,也不忘发个朋友圈。好像他们是过来人,曾在世上活过一辈子一样,又像以后有没完没了的来生一样,三生三世,上神上仙,活得麻木了,烦了。
大环境就这样,温室里的花朵都有点物质上营养过剩,如果不是精神上要求太高,满可以躺平一生。这样也好,没有求而不得直面真相的痛苦。
但啥时候都有出类拔萃者,除了龙凤相承的基因,小环境也不同嘛,总有人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总有人能站到金字塔的尖儿上。不过这种人也不宜太多,太多也会给大众带来痛苦,一者供养不易,二者方向难辩,左好还是右好,总有一部分人被带进沟里,那就是大众的灾难了。
咱自知血统不高贵,基因不强大,自身努力又不够,也不出色,给不了娃太多,你还能要求娃啥呢?俺也多次想到苏东坡的《洗儿诗》,如今路遥马急世事无常,无奈丛生无力入骨,它更有市场了。
现在又到了高考百日冲刺的时候了,但学生们依然洒脱,谈笑自若,不紧不慢,一点都不着急,好像成败跟自己无关,完全没有以前学生们的紧张不安和废寝忘食。多元社会,通往幸福的路很多,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所谓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否则都是无意义的。
感觉所有人都不再盲目,都日趋夲真了。
归了包堆一句话,吃好喝好,平安是福,我爱故我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