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逼和哄

(2021-07-30 13:58:41)

给儿子查作业,他的暑假同步阅读上选录了鲁迅先生的《五猖会》,而且编者把其主题定性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触目惶恐!俺也曾这么摧残过儿童!

这篇散文以前看过,对鲁迅父亲的作法印象颇深,而且亲切,甚至还有英雄相惜之感。恐怕有这个感觉的不只我一人吧,岂独伤心是小青!估计很多父母我老师都用过这个手段。

年轻那会儿教初中,虽挣钱不多吧,可心思单纯,工作热情高涨,经常利用班主任的身份"假公济私”。学校三周放一次大假,每到放假那天,俺都主动把课调到放假前最后一节,堂皇的理由是便于安排放假事宜。被换课的老师当然高兴:这样可以公然早一会儿回家,再说,放假前的这节课简直太不好上了,学生们归心似箭,一个个神游八表,人在教室,心早在回家路上了,都兴奋得过年娶媳妇儿一样,哪里还学得进去?

不过,学生也势利,他们还是很给班主任面子的,都能表面很好地克制自己的迫切,尽力表现出认真学习的样子。进行到最后十五分钟,俺一般都这样安排:背诵两首古诗或一段文言文,小组长检查,背过了的,马上可以回家,背不过的,啥时候背过啥时候走!开始学生一脸愕然,继而焦急,看俺目光坚定,绝无讨价还价之余地,遂认命,开始紧张地念经,争先恐后,声震屋瓦!有脑瓜灵透的,五分钟就完成任务,一般的,十分钟左右也能能决了,连那几个平时不怎么干活儿的,最后也能在下课铃响前后嗑嗑巴巴地挤牙膏一样背下来。这个方法用了很多年,很多不好啃的硬头头都是放假前这节课拿下的。

后来慢慢地这个方法不好使了,真有学生死活背不过,瞪眼看着你,也不着急,一副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你能咋嘀,还真留下他管饭?!只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叮嘱回家一定背过回校还要检查云云。时间长了,这种学生也渐渐多了。后来这个方法就不用了。

其实也没法用了。时代不同了,人也不同了,时移事异。首先是咱上了岁数,热情减了,功利心不足。再者学生也进化了,权利意识普遍增强,他们知道了义务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也知道体罚和变相体罚违法,这确实是文明的进步。他们也知道按时上课是你老师的义务,按时下课也是他学生的权利。现在俺们普高的学生都是全自动,下课无需老师吩咐,闻铃而动,你想多说两句式拖会儿堂,简直是不可能的。如果再放假前布置背诵任务,限时完成,那就是自取其辱!他就不背,就是背不过,你咋办?!更甚一点,他一个电话打出去,你解释到哪一级婆婆那儿都不占理!弄不好还领个红牌。

懂法守法依法办事是好事,大家都省事。学生也不傻,大多是顺毛驴,识哄,那丝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毕竟是极少数,但玻璃人也不是个例。

但建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法,能力很多时候真是逼出来的,你不跳跳悬崖,还真长不出翅膀。

逼和哄

逼和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打疫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