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甘肃90后

(2011-05-30 09:40:21)
标签:

杂谈

点评甘肃90

 

□小  

 

 

 

刘阳鹤在我邮箱里发了些他们这一拨甘肃90后诗人的作品,我数了数,共有七位作者,他要我点评点评。

我与刘阳鹤并不熟悉,在收到这份邮件前,我也不知道刘阳鹤是谁,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作为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甘肃诗人,又感到很亲近,觉得,说说也无不可。

我历来是反对把诗人人为地分成“某某年代”或“某某后”的。诗人就是诗人,跟出生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么做除了炒作炒作,做一些“诗外功夫”,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因此,我期望的是,青年人能够在过于喧嚣的浮华后面,静下心来钻研诗艺,提高自己,当为首要。

没有青年就没有未来。青年人的朝气与执着,是应该予以鼓舞的,本来不打算说什么,转念一想,为了不使他们走过多的弯路,不妨班门弄斧,一抒己见。可惜的是,我不是什么权威,说话也无分量,说了也不起什么作用——这也让我减轻了不少压力:我说得对不对,都是无关紧要的,至少不会对他们的成长,留下什么阴影。

 

    关于庄苓:读到“将风换成光线”(《多少年了》)的时候,我心中动了一动。

庄苓的几首诗读后,认为,才气并不缺乏,但就这几首诗来说,还有点儿“混沌未开”的感觉,认为,作者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却令人期待。

关于何培牧:我最早熟悉的,就是何培牧,但是,何培牧的作品,我读得不多,有印象的,没有。应该说,我虽然非常熟悉他,但他没有引起我足够的关注,也许是我眼拙的缘故,也许,仅仅凭着网络的接触,他的名字在我眼里也不是那么“响亮”。

摆在我面前的这几首何培牧的诗,一看,眼前立即一亮:它是“一声清脆的阳光”(《坐在窗下》),的确,在我面前,何培牧已经响亮起来了,可是——我往往爱说“可是”这个词,到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空洞的语句,如“校园的梦想”、“容光焕发”,又出来了,越到后面,越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令人惋惜

关于刘阳鹤:刘阳鹤的诗歌作品相对比较成熟,技术上几乎无可挑剔,但我觉得圆润有余,新意不足,希望他在创新上,下一些功夫。

关于张玉学:语言干净利落,主旨却不甚明了,窃以为,该模糊处当模糊,该交待的、该说透的,就要交待清楚、就要说得透彻,不能老是遮遮掩掩的,反而让读者不知所云。

    关于张佳羽:清新奇绝,匠心独具,这个小女子让人刮目:“一碗灯光扣在课本上字像蚂蚁出窝爬进夜的深凉”(《夜读》)。又比如:一口夜的黑锅烤久了月亮嘿,已焦黄焦黄”(《西坠月》),既暴露了孩子顽皮的天性,又写出了大诗人也难以写出的佳句,佩服。这是一个多年后会让我等汗颜的鬼才,写诗是正确的选择,她如果不写诗,就是暴殄天物了。

关于郭诗语:想象力不错,“那么月亮呢/又是被谁偷去/美美的吃掉了”(《十五的夜空》),不人云亦云,她写的,是人所未写的,仅凭这一点,就值得肯定。

    关于杨楠:杨楠出生于1999年,年龄是最小的,“小小的一道彩虹/叮咚作响”(《风铃》),很不错。总的感觉是,杨楠还小,有些稚嫩,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大的进步。

 

通读几位年轻诗人的作品,总体感觉是,他们的生活,真的,还缺乏阅历,反映在作品中,就显得不那么成熟,常常“露拙”,也时不时地,有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夹杂其中,这当然与他们年轻不无关系。好在他们并不缺乏才气,也喜欢诗歌这项寂寞的事业。这些缺点,随着生活对他们的进一步打磨,是会圆润起来的,成熟起来的。

不说了。

我说的,多半不中听。好听的话人人会说,我就不多说了。我也不喜欢尽说一些好听的话,让他们失望了,但是,只有值得说说的,我才会说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如果我说的还有一点儿道理,对他们创作的,就有可能,是会有所启发的。所以我这么说了。

期待读到他们更好的作品,期待他们早日成才。

2011年5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