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上读诗人之五:大雅若俗——刘川近期诗歌印象

(2007-12-24 13:34:35)
标签:

杂谈

 

大雅若俗

——刘川近期诗歌印象

 

□ 小 

 

 

    我与刘川先生素未谋面,也几乎从不书信往来。说白了,我只是他的大多数读者中的一个。我也写诗,但我的作品比他的作品,是要整整差一个档次的。我有一个我自己的阅读范围,他是一直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诗人中的一个。所以,只要见到他的作品,我一般都要仔细看看。

    刘川才华横溢,少年成名,他早期的作品充满灵气,语言干净洗练,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可以成为大诗人的人。我想,我没有看错人。因为刘川并没有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满足于小小的一时的成功。他一直在探索着,试图改变自己、拓宽自己。从阅读到的他近期的作品来看,我认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写作方式。

    读刘川的作品,是“悦读”而非阅读,这对目前诗歌越写越臃肿,越写越不知所云的“千人一面”的现状,是有一定改良作用的。我觉得,刘川是一个骨子里认真而且非常较真的诗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刘川是以爱为出发点的。虽然表面上看,他是嘲弄的、玩世不恭的、流俗的,甚至,在大部分人眼里,他的语言还显得不那么雅。说穿了,刘川是有点儿“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苦吟”架势,他是平中求奇,险中求胜。他一直都是这么追求着的。别人眼里和笔下的风花雪月,他笔下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是别样的滋味,已经远远不是原来的风花雪月了,他已赋予它们另外的意味。

    刘川近期的诗歌创作,我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朴素。有话说,大雅若俗。用这句话来形容刘川是非常恰当的。刘川的语言明白如话,一泻千里,有很强的流动感,读起来几乎没什么障碍,但读完之后,你又不得不若有所思,拍案叫绝。这就是刘川语言的韵味所在,魅力所在。

    二是嘲讽。刘川有一首诗的题目是《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还是做了》,全诗如下:“读我国一名著名(国宝级)抒情诗人的诗集我把每页上的‘啊’都改成了‘呸’结果是这样的:呸!大地呸!太阳呸!黄金般的稻谷呸!海洋呸!美好的生活呸!母亲呸!滚动的车轮……改完整本诗集爽死我了”。这首诗,如果换一个标题,就不是嘲讽,而是挖苦了。我是在他的博客上读到这首诗的,我当时给他的留言是:“你的想法也太诡异了,叫人一下子,‘扑哧’笑出声来,忍不住为你拍案叫绝!”“恰到好处,挠在痒处,真不错!”

    虽然我很早就有跟刘川同样的感受,但他往往能够言人所不能言,说人所不愿说。这样做,一要有才气,二要有勇气,二者缺一不可。

    有些读者认为刘川是在“恶搞”,我认为这些人大错特错了。刘川其实一直都是真诚的,他是怀着一颗爱心的,只不过,他对爱的表达方式跟别人不同。

    三是怪异。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意象的运用上。刘川写诗,用的多半都是“危险的比喻”,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作品轰然倒塌。能够一直地刻意地运用这样的比喻,只能说他“艺高人胆大”,同时,也说明他的写作态度是认真的。

    四是现实感很强,生活气息浓郁。刘川的诗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他贴近生活,而不是远离生活;他的诗歌立场,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溶入其中的;他是以交流的姿态出现的,不是以教育的面孔出场的。所以,他的博客电击率很高,他的“粉丝”也很多,这都是正常的。诗人能够读出他诗歌里面的诗味,普通读者能够读出生活的滋味,世俗的滋味。刘川的诗,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而又不失应有的诗学品位,实在不易。

    毋庸否认,刘川的极个别作品,有“过”或“不及”的嫌疑,但我们也要明白,任何探索都是有可能失之偏颇的,总体来说,他对诗艺的探求是成功的,是值得推崇和令人尊敬的。

2007年12月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