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友铁翎的一篇短评:守住一方灵魂的净土(作者铁翎)

(2007-08-31 11:29:26)
标签:

知识/探索

 

 

守住一方灵魂的净土

——读小米诗集《小米诗选》

 

□铁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替小米感到悲哀——这种感觉来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恍恍惚惚中我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悲哀的诗人小米。从1986年发表第一首诗歌作品以来,小米的创作生涯整整经历了20年,而且从未间断。这需要极为坚强的毅力。有意思的是,诗人小米参加《人民文学》的诗歌大赛,是为数不多的二等奖中的头名;参评甘肃省文联和作协合办的黄河文学奖,是二等奖;参评陇南市的万象奖和陇南文艺大奖,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地还是二等奖。我悲哀的是,小米以他二十年的创作生涯和数以千计的优秀诗歌,在国内的诗歌领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但在陇南乃至甘肃,却属于被忽略的一个。我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几乎所有的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文学报刊都刊发过小米的诗歌作品(《收获》、《当代》等偏重小说的杂志除外)。

    小米显然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诗人的所有特质。

    他首先是一个思考着的写作者。在小米最新出版的诗集中,大量的作品都在语言所能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极致:

 

    铁的一生就是它生锈的过程

    是铁一点一点地

    脱掉光芒的过程

            ——〈铁的光芒〉

 

    在诗人小米的笔下,这就是铁的一生,跟人一样,在世俗的奔走和追求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消耗掉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最后变为一具空空的臭皮囊。而读《在北石窟寺》,却让我们不得不大为佩服小米能够将深刻的思想和灵活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契合:

 

    即使石头也经不起岁月的推敲

    即使那些大大小小的佛  也在风化

 

    这样沉甸甸而又充满深刻哲思的句子,让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退后三步再看  佛也是

    坚持不住当初的面容

 

    诗人试图表达什么?诗人试图消解或者坚持什么?而之后,诗人为自己的“心虚”找到“些许慰藉”,并坦言:

 

    我喜欢它们人一样

    有着并非经典的

    软弱的一面

 

    这就是小米,在北石窟寺,他让“佛”从神坛上走下来,进入人群,并和芸芸众生一样,经受“岁月的推敲”。

    风格的多样化是小米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小米的诗歌创作,经历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某一时期内,他的作品重抒情;某一时期内,他的作品重哲思;某一时期内,又偏重空灵……小米总能够在不经意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对小米来说,语言就是布料,而他则是一个优秀的裁剪师,根据不同的形体,裁剪出风格多样的衣服……小米多“变”,也善“变”,这种“变”,是一个优秀诗人自觉地探求和寻找的过程。

    小米诗思的空灵,一直为圈内人津津乐道。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有着能够让人的心灵“忽悠”一下的句子:

 

    只有袜子知道心疼脚

                            ——《只有袜子》

   

    把天下的行人都搁在半路上

                           ——《一条路》

 

    风可以吹走的

    是尘

    风吹不走的   是土

                            ——《泥土》

 

    沙的心里是沙

    沙的头上是沙

    沙的脚下还是沙

                           ——《沙漠》

 

    这样的句子实在数不胜数。

    若干年前,我曾经对小米说过一句话:“我们都活在你的阴影之下。”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活在小米的阴影之中,他和他庞大的诗歌以呼啸的姿势不断地向我们袭来。在甘肃,小米无疑是一个比较“特立独行”的诗人:他多产,每年都有上百首诗歌作品面世;除诗歌外,他的小说和散文也写得非常棒;他好赌,朋友们见面或者参加笔会什么的,其结果必定是不分昼夜地玩牌……

    一个悲哀的小米,实际上是一个无所欲求的小米,一个纯净的小米!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肯定拥有一个平和和纯净的创作心态。远离世俗的小米,躲在自己的思想王国里,自由自在地扇动诗歌的翅膀,在诗思和灵魂之上高蹈……在陇南,小米一直是一杆大旗,在越来越浮躁的今天,在表面的繁荣和浮华的背后,诗人小米以自己纯粹的创作,为我们守住了一方灵魂的净土!

                                               2007-8-30夜于成州

                                          原载<陇南日报>2007年9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