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韩东的《中国情人》

(2024-11-02 00:54:30)

    今天读完了韩东的《中国情人》,这是今年读的第10本书,这本书展示出当下中国社会中的情爱世相,表达着作家对庸众的抵触,对潮流的抗拒,“中国情人”的题目也包含了作者的隐秘用心和反讽深意。

    “中国情人”是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类称,在作品中主要是指人到中年的两男一女--张朝晖、常乐和瞿红。20世纪90年代中期,富家女瞿红误入大王村,爱上了落魄艺术青年张朝晖,而同在艺术村的常乐也喜欢上了瞿红,张朝晖与瞿红短暂同居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后,为了寻找梦想独自赴美,同时把瞿红托付给了常乐后杳无音信。14年后,在国外遇到发展瓶颈的已是美国公民的张朝晖第一次回国寻找机会,再次与常乐和瞿红相遇,此时已是物是人非。老北京难以辨认,新北京无所适应。此时的瞿红已经成了一位颇具眼光的艺术品投资商,常乐也成了频频上镜的“国学大师”。三人相遇后,在饭桌上的众人寒暄,让张朝晖有些晕眩,他似乎已经不能适应国内这十几年的变化。张朝晖和瞿红旧情复燃,但因为瞿红打掉了原来的大款情人的孩子,张朝晖发现自己无法理解这个当年爱的人了,离他而去。一直对瞿红未忘情的常乐接纳了瞿红,同时因为瞿红不能再生育,常乐和瞿红商量好借常乐原来的情人大猫之腹生子。结尾是常乐、瞿红、大猫和家政刘嫂一同远赴美国。

    几位主人公的命运差异皆是中西文化差异所致。不同的情爱价值观通向不同的伦理诉求,爱情至上者会站在瞿红一边,瞿红为保持婚姻的爱情基础而堕胎似乎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爱情和婚姻从本质上说就是排他的自私的。生命至上者则不以为然,张朝晖坚持维护人的尊严,这种坚持基于西方文化的人权观念,在他看来,瞿红与杀人犯无异,他不能想象自己会与一个杀人犯缔结婚姻,相伴一生。

    《中国情人》的内核无疑触及了这个时代“很大的刺激元”,表现除了一种尊重深度模式的自由原创精神,以超越的姿态直抵情爱伦理的叙事深水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