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参加完第七届李曼养猪大会后,从郑州东高铁站乘火车返回北京,在郑州东站买了一本洪与的长篇反腐纪实小说《交锋》,到今天阅读完毕,这是今年看的第十四本书了。
以前从来没有看过关于监狱的小说或者文章,这是第一次,通过作者的描述,自己仿佛置身于铁窗外面与犯罪分子在对话。这本小说的大概意思就是:省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大会刚结束,小固县县委书记文守卫就被调任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兼书记。而曾经的同学、上级、县委原书记谢天明正在狱中服刑。文守卫上任之初,面对复杂的监狱内外情况,为掌握第一手情况,决定私访监狱。朋友善意的提醒,领导身边人员的暗示,下级的阳奉阴违,让他觉得监狱更像是一个战场。
他撤回监狱的外劳点,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外劳就是依靠犯人的劳动创造价值,把这部分价值的一部分发给狱警当工资。他微服私访,见到或听到了监狱内的种种腐败,顿感压力巨大。他把边远的监狱撤掉,合并到清水监狱,却遇到了排外情况的发生。他主张建立清水监狱罪犯心理干预中心,也是阻力重重,他克服困难,任命陈莉为主任,通过感化谢天明,使得监狱领导和罪犯都认识到对罪犯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他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文子平时,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主要方式,放手让自己的儿子在社会大潮中搏击,面对生活和感情,他以父亲特有的坚强和细腻为儿子指明了道路。
监狱题材的小说创造,在中国小说文学史上,严格地来说还是一片空白。这本小说中吴友明和谢天明的堕落轨迹,再一次印证了在物质盛宴的今天,物质与权力养育出来的情感不堪一击的真理。物质与权力滋生出的情感脆弱得任何人都不能相信人和人还能创造一种爱和爱的永恒,脆弱得只愿在手指敲击键盘的网络中用匿名虚拟的假借名,互相感受着丝丝缕缕的似真似幻的温情,感受着更为真切的飘渺与虚无。
关于监狱浴火重生的故事,关于监狱的孤独、惆怅、清苦、荒芜,以及监狱民警坚毅、执着、忍耐、等待的形象,都在这本书中呈现出来了。
媲美“人民的名义”,全新反腐纪实小说,讲述不为人知的监狱交锋,边缘人群的人性抉择!“新监狱文学”领军人物洪与全新反腐纪实小说,两任书记,一道狱门,上演拍案叫绝的反腐大戏,这本书值得拥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