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樊登老师讲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2018-09-16 21:48:13)
    这本书中提到,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这两个思维系统,为它们命名为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系统1就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使生活简化,让我们不必每天早上起来都思考一遍如何套上衣服、扣纽扣、拧开牙膏盖、挤牙膏等。系统1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变成一键执行的自动程序,节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损耗。系统2接到系统1的求助后,就将大脑的注意力分配到系统1碰到的难题上,集中精神处理该问题。系统2的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系统2十分谨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处理多重任务,这就决定了通过系统2运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更靠谱。
    当某样事物令系统1蒙圈儿,违反了系统1熟悉的模式,系统2会被激活。这告诉我们:系统2是非常懒惰的,它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的工作,除非系统1发出求助。而系统1是全天候24小时在线,且无法关闭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系统1先出面,而不能绕过系统1直接面对系统2.因此当系统1认为自己可以处理问题并给出答案时,就没有系统2什么事了。这种配合模式使它们的协作非常高效,能花最少力气解决问题的绝不多费一分脑力。
    而系统1也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的情境中采用的套路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但是它也因经验而存在成见,因此经常犯错。系统2也负责抑制系统1因直觉反应产生的冲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每个人应该都有过强忍着不诅咒别人去死的经历。但它通常的做法是不加验证地同意系统1的解决方案。并且,根据心理学家的多项实验证明,当系统2在忙着处理某些难题时,系统1更容易把控人的行为。
    这些就导致我们做出的很多决策其实都是依赖系统1的直觉反应,而不是经过系统2的理性分析与计算的,但对于这一点,我们甚至都一无所知。
    还有就是峰终定律:一个人评价东西的痛苦程度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峰值和结束时候的感受。过程忽略,结束时候的感受才是判断整件事情的依据。结束时候的感受很重要。利用大脑系统1和系统2得到的人类非理性法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