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对感觉GOLF」,一本懒人的好书!

(2011-01-27 15:54:01)
标签:

体育

老虎

高尔夫

绝对感觉

golf

太哥舞姿

懒人

好书

杂谈

分类: 高球世界

 

对平常心(燕悠騰)的</>博文《我的高尔夫教本和职业模特》发表评论
2011-02-07 13:02:03

温故知新,螺旋上升。
在大量学习参考的基础上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挥杆,
这就是绝对感觉吧。 (太歌舞姿)
 
2011-02-07 13:18:02
对了对了!!这就是绝对感觉!我昨天找到了!打了9个洞,5帕1鸟,共+3,真的是找到了,最近受太老师的影响,又温故知新了那本绝对感觉的小书,过会儿把那小本本也晒一晒,,,哈哈!

「绝对感觉GOLF」,一本懒人的好书!

 

http://s13/middle/4dbecd0ag75e187e5a7dc&690    

前日忍着肩头的刺痛(俗称五十肩,贴着膏药呢),冒着刺骨的寒风,又来到了练球场。

本来,借着伤病的引子,想好好犒劳犒劳满肩疮痍的自己,结果一不小心被一本高球指导的小册子搞得“瘾性”大发,最终没能关住自己的两条腿。

 

这本书名字就很诱人,「绝对感觉之高尔夫」、太哥一看就乐了,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因为俺很相信“感觉”,喜欢跟着感觉走,对各种高深叵测的高尔夫理论抱有一种偏见,认为那些理论都是“大学问”,可以在学府里研究,在学术研讨会上争鸣,但在蓝天绿地上还是“实践出真知”,跟着感觉走更踏实更有效。

 

果不期然,书的开篇就是对高球理论的狂轰乱炸,号召球迷们不要着迷于这个理论那个专著,放下书本,忘掉理论。球迷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感觉,一种绝对的感觉。老虎也好,密克尔森也罢,哪一个也不是理论培养出来的高手,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找到了自己的绝对感觉,然后跟着绝对感觉打出来的。还有更多的证据可以支撑这个绝对感觉绝对不是“谬论”,不信,你问问当今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球大腕*(包括我们可爱的梁文冲),哪一个研究过什么高尔夫理论?没有,一个也没有。

 

太哥这里也可以举出一个旁门左道的例证来。

也许因为身在乐器行业的关系,看了这个书名太哥立刻想到了另一个专业术语“绝对音感”( absolute pitch, perfect pitch )说的是一个人对音高的认知可以不需要“有比较才有鉴别”,而是可以对一个单独的“音”判断出它的“音高”。具备这种绝对音高能力的人,有一种特技,就是只要耳朵听到的曲子就可以立马弹奏出来,不需要看曲谱。

 

天生具备这种绝对音感的人当然是凤毛麟角,但是研究证明,如果儿童在3-5岁期间,能够幸运地受到这方面的训练,多数人是可以获得接近绝对音感能力的。这就让太哥又联想到了老虎两岁时在美国电视节目上表演推杆的镜头。看来人真的有太多的“本能”“潜能”需要在孩童时期给与发掘,否则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话题真的有点儿扯远了。

不过,这个旁门左道的引证,忽然发现太哥这是在作茧自缚。因为我们这些球迷大多都是三四十岁才半路出家,跟高球较上劲的时候早就不穿开裆裤了,哪里还有绝对音感呢。所以现在再谈绝对感觉是不是自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

 

其实,和绝对音感不同,这里说的绝对感觉完全不是一个学术用语,而是地地道道的“感觉用语”。

他强调的不过是让我们更多地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挥杆感觉,而不要满脑子里充斥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让所谓的理论缠住手脚。太哥喜欢这个“绝对感觉”的提法,是因为俺懒得阅读那些高深的理论,希望找到一种多快好省的懒人办法来提高球技。看了这本书,俺越发觉得找到懒人的懒办法绝对不是什么奢望。

 

写着写着,眼皮开始发沉。闭目养神,脑海里走马灯似地浮现出球场上,练习场上的一杆杆好球臭球,忽然冒出了一个让太哥非常宽慰的奇想:俺的千百次挥杆中指不定实践了多少种俺从未读过的高球理论呢。其实,你也是!

 

嗯,过去是,今后也一定会是!

哈哈,懒人永远有懒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