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以史为鉴和谐社会亮剑异曲同工谈天说地军事 |
答文言若水:
若水以史为鉴,言之有理,太哥十分赞同。
我说赞同,是因为若水之言同我的拙见乃异曲同工,毫无勃逆,只是各自谈出了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而已。
比如,我谈到的建立和谐世界并非欲求友谊使然,而正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当然我们绝不做今日腐儒,我们必须认清当今世界仍然是霸权当道,狼烟四起,我们的周边也随时可能剑拔弩张。所以,我们必须强国富民,必须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国防,作为我们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坚强后盾。必要时,我们将毫不犹豫地亮剑!
但强大的国防和居安思危只是必备的工具和意识而非目的,武力也不应是解决国家民族间矛盾的首选,只能是次善。软实力不像硬实力那样立竿见影但可润物细无声;而行使武力的结果则往往导致危机四伏,殆及后代,这也是以史为鉴,有目共睹的。
怀揣着亮剑的实力,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立,这就是我的原意。
因为上次是简短的评语讲得不透,导致若水误解了,在此致歉。同时重复一遍:非常赞赏你的观点。
对太哥之见,小生不敢苟同.常言道: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就算你有心跟人家求和,人家也未必会放在眼里.中日之间,和战只能让当时的形势来说话.如果一心求和,则只是儒人迂腐罢了.想近代以来,我华人何时想过与人为敌,但国贫力弱,图为世界列强欺凌,哪里又有"和谐"可言?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应该时刻绷紧这根弦.
再则,软实力从来都不会让图谋不轨的列强心服的.这就象在比赛的拳坛上企图"以德服人"来打倒对手一样可笑.北宋时期的经济可谓强盛,但被敌对的辽国攻城掠地.大清时期经济总量仍然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还是被世界列强欺辱.只有一个原因,我们没有居安思危.我们总想德被苍生,导致了我们丧失了危机意识,以致武备废驰.小生狂言,请太哥及众博友斟酌!
若水以史为鉴,言之有理,太哥十分赞同。
我说赞同,是因为若水之言同我的拙见乃异曲同工,毫无勃逆,只是各自谈出了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而已。
比如,我谈到的建立和谐世界并非欲求友谊使然,而正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当然我们绝不做今日腐儒,我们必须认清当今世界仍然是霸权当道,狼烟四起,我们的周边也随时可能剑拔弩张。所以,我们必须强国富民,必须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国防,作为我们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坚强后盾。必要时,我们将毫不犹豫地亮剑!
但强大的国防和居安思危只是必备的工具和意识而非目的,武力也不应是解决国家民族间矛盾的首选,只能是次善。软实力不像硬实力那样立竿见影但可润物细无声;而行使武力的结果则往往导致危机四伏,殆及后代,这也是以史为鉴,有目共睹的。
怀揣着亮剑的实力,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立,这就是我的原意。
因为上次是简短的评语讲得不透,导致若水误解了,在此致歉。同时重复一遍:非常赞赏你的观点。
下面是文言若水对我前日给博主“千年谋略”的评语的评语:
我前日给千年的评语原文如下:
很高兴博主看到了差距和对国人的警醒。
但还要说一句,为什么非要牵扯到抗日呢?甚至商战抗日。我相信中日和则双赢,造福国民,造福人类;战则两败俱伤,累及子民后代。犹如人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样,国家民族亦然。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宽更远些。
对内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对外致力于建立和谐的世界,我们中国可以并应该成为和谐的推动力,发动机。让动辄以武力要挟的超级大国汗颜,让中国的软实力改变世界并与各国各民族共享和谐的世界。
愿与博主共勉。
前一篇:偶尔小闻窗外事
后一篇:回归高尔夫,第一次进入前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