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喜欢慢果岭还是快果岭?

(2009-07-30 09:36:26)
标签:

果岭

打球

解读

娱乐

分类: 高尔夫

   周一,和两个球友早早约好18洞不见不散。头天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已经预料到球道和果岭会很软。结果上场又正遇上球场给果岭施肥,整个果岭布满了沙子大小的颗粒。我们对球场是无比熟悉了,平均速度都在10以上,今天考虑上述雨天和施肥,料想速度也在10以下一点。开球前,约好我带另外一位球友挑战8字头高手,比洞赛,平打。

   结果上场第一洞,5码下坡推,推短了2码左右,已经发现果岭很慢了。第二洞果岭环5码的保帕平推,依然短了2码,最后三推+2。第三洞135码的红旗三杆洞,我的优势洞。9号铁把球放在洞边3码处,一个小上坡的小鸟推,看线,摆球,瞄准,送杆,一气呵成,结果小球停在洞口边,让你哈口气就能掉进去的地方——可惜就是那样悬在洞口10秒也纹丝不动,记分卡上再添一个郁闷帕。

   反观对手,第一洞4码鸟推短,拿了个OK帕。第二洞打爆,但是因为我的三推顶平。第三洞4码回推帕打进与我顶平。第四洞四上一推,赢。第五洞果岭外长草一切一推,赢。第六洞两上两推帕。至此,我们已经落后三洞。第七洞,对手两on,我和同伴三on,同伴一个上坡15码长距离保帕推灌洞而入,对手4码小鸟推停在洞口边30公分处,我推进一个无关痛痒的保帕推,这洞自我感觉对果岭速度又适应了一些(因为之前6个洞照以往经验和果岭速度,全部推短)。

   第八洞三杆洞,110码蓝旗,用新学的打法:9号铁半挥杆。理想的方向:在旗杆左边4码,旗杆是左高右低。理想的落点:落点在刚上果岭4码处,加上下坡坡势和果岭速度,起码能够滚到洞边4码以内。才挥出这一杆,我已经在脑海里勾画着着小球的落点和即将取得的好成绩。结果让我跌碎了眼镜,小球上了果岭就停住了,加上坡势也不过滚了2-3码,距离旗杆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再一次对自己对果岭速度的解读产生了怀疑和不自信,草草三推打了个+1.反观对手同样on果岭短了很多,留下7码左右的小鸟推,用比平时多得多的力量一推,进了,小鸟。

   第九洞,同样是5码保帕推,我加力了,可是线却抓小了。对手,加力一推,又是帕,赢。

   前九已经输了四个洞,打得整个人对果岭失去了信心。之后把注意力放在了解读果岭速度上面,10号洞距离果岭15码的长草切球,以往的最佳落点肯定是果岭环与球道接壤处,现在,考虑放在果岭环衔接果岭的地方,一切,不错的效果,2码保帕推。12号洞,一个下坡紧挨沙坑的旗位。照以前的打法,肯定把球放在右边坡顶,让它顺着惯性滚到洞口边是最佳打法。但是这次,我取的落点已经是坡顶往下一点,在坡的中段。还好,小球就那样落地滚了1码,又是3码保帕推。13号洞,我的开球偏右在果岭外球道,旗位在果岭右后方,上坡位置,洞口是左高右低。这个洞没有仔细看,再次靠经验主义打球,切到旗洞左前方8码处,滚动1码即停,推帕再短,经验主义害死人。不过,也间接验证了我的观点:雨天果岭+施肥,取的落点起码比平时大2-3码才行。

   后面几个洞由于早早就输了,所以打得兴致全无,完全是看对手表演如何从沙坑救球保帕,尴尬距离一推入洞,倒也学了不少慢果岭的打球策略和方法,也不虚陪太子读书的此行。最后18洞一算成绩,自己99杆,还好没有冲到100杆的尴尬。对手80杆(最后一洞爆了个+3)。反复看着记分卡,回想自己和对手在每个洞的得失,惊奇的发现几乎每个洞自己比对手在果岭上平均多推了一杆,除了丢球那个洞。当夜,夜不能寐,仍在思索下午的球,发现一个道理:自己属于典型的快果岭选手,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果岭速度,没有专门练习不同果岭速度,遇到意外因素的果岭,又没有很强的现场适应能力,推杆就不灵光了。难怪说打球人要学会在全天候(高温、高寒、狂风、暴雨、风雨交加,雷电天气就太危险了)、全环境(快慢果岭,快慢球道,软硬果岭,软硬球道,甚至球场保养修剪的时候等)下作战,这样才能百战不殆。

   最后,还得发发牢骚:我非常恨慢果岭,尤其那种慢到你恨不得在果岭上拿出挖起杆那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