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中国武学讲究精、气、神三个字,要求武者内外兼修。以前看武侠小说走火入魔的时候,对精气神三字是了然于心。最近研究琢磨高尔夫夜不能寐之际,某日酒酣小睡,骤醒,上述三个字突然跃于心上,再结合最近研究心得,心中对高尔夫有了一些豁然开朗的领悟。
高尔夫也是要求内外兼修。外修球技,内修品质道德。球技再好,人品次之,不见得能够称为“高人”。人品超好,球技次之,却是一个很好的配对球伴。球技好到见谁灭谁,人品差到无人问津,那也是很失败的高尔夫球手。
高尔夫的精,应该指的是球手的身体条件。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尔夫的本钱就是身体条件,不求球手牛高马大,肌肉如斯瓦辛格,只要你身体健康,无病痛牵绊。从三岁小儿到80耄耋老翁,均可信手拈来,乐在其中。牛高马大者可以充分享受爆炸性力量带来的快感和成就,以“绝对的力量打败一切障碍。体衰之人,瘦弱精悍之人也从方丈果岭间下手,另辟蹊径,纵情于一切一推的快感,正所谓“四两拨千斤”。以上两种皆谓“精”,没有谁强谁弱之分,世间万千法门皆可成佛,是为殊途同归。
气之于高尔夫,可为气势、气度、气运。古有“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的说法,其实说的就是气势。高尔夫球场经常上演的经典逆转好戏依靠的就是气势,用句流行语说就是“亮剑精神”。君不见2008年美国公开赛上泰格.伍兹在天时地利均不占优势的条件下(身体严重伤病、状态起伏不定)上演92洞马拉松式翻盘,穷追猛打把梅迪亚特拉下马。靠的就是气势。如果高尔夫球手气势一泄的话,再近的OK推都会变成看不到球洞的盲目推杆。反之,气势正盛的时候,各种神来之推也就频繁上演,球洞大如沙坑了。气度在高尔夫也是很重要的。胜不骄败不馁,太过谦虚。试问在极度困难的境况下,做出了漂亮的决定性的一击,还有谁能忍住激动的心情,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就是球王伍兹不还有虎拳的招牌庆祝动作吗?但是,高兴之余是不是应该尊重自己的对手。尼克.佛度在1996年美国美人赛凭借对手大白鲨的低级失误夺冠后对其的“安慰之言”。该言语的刻薄讽刺却抹杀了他在夺冠之路上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杰出表现,长久成为被人们所诟病的地方(据两位当事人所说,好像不只是安慰那么简单,隐隐有幸灾乐祸、笑话的意味。不知道是真有其事还是被媒体夸大了)。一个没有气度、趾高气扬的冠军显然没有一个气度翩翩的失败者更值得人们的同情和喜爱。再说你的气运也不是长久可靠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不定哪天就轮到该你倒霉:喝凉水都塞牙,试挥都闪到腰了。这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高尔夫的神,就是它的本质。它本身为一项起源于人民、也必将服务于人民的民间游戏。请注意高尔夫不过是民间游戏而已,就像中国古代的蹴鞠、武术一样普通和大众,奈何被过度包装、过度夸大、被阉割了它的传统,进而被推上了神坛,成为一众负面词汇的代言人和典型。高尔夫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可触及性和包容性。众生平等,男女平等,强弱平等。你在这里失去的,它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补偿给你,绝不厚此薄彼,搞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等歧视。只有你抛弃高尔夫的份,绝无高尔夫离开你的说法。没有了神的高尔夫充其量也就是小众的、拥有华丽外表的富人游戏,离开了服务于民众的土壤它也就失了神,纵然外表再光鲜,金光再夺目,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