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提倡打假,高尔夫也不例外。
国家每年都有一个3.15打假日。高尔夫就缺少这样的机制——我说的是业余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当然例外。那么多台摄像机镜头和观众数以千计的雪亮眼睛(如果加上电视观众,那是数以亿计的眼睛),职业选手别说移动个球位,打个喷嚏,眨巴下眼睛都会被立刻捕捉到,无处遁形。
但是业余高尔夫不一样。尽管它有沿用了几百年的高尔夫规则和礼仪,但是关键在于它无法做到有效执行和监督,有时流于形式和人情。
流于形式,举个例子,比如说大家都知道高尔夫规则有暂定球的规定,就是如果球手不能确定自己第一粒球找不找得到,有没有出界(OB),那他必须在原地打第二粒球并宣布这粒球为暂定球。如果找到第一粒球或没有出界就必须把暂定球收起来继续打第一粒球,宣布打第二杆。但是如果第一粒球找不到或者出界OB了,那么球手就宣布第一粒球为遗失球,接着打第二粒球——暂定球,并宣布打第四杆(打第二粒球那杆已经是第三杆)。这些规则听起来很繁琐,感觉没多大用处。但是对于正式业余比赛来说,好处多多:第一,它节约了找球,再返回原位重打的时间。大大减少因为找球而堵到后面的球友。第二,它避免了本地规则关于在遗失球地点附近抛球罚杆的不公平性。很多没有丢球的球友经常输给开球就丢球的球友,因为后者从丢球地点抛球罚杆往往还能靠直接进攻果岭,运气好也是一个Par。而不丢球朋友就算标准杆on上果岭,如果on得不好,三推也是常有的。这就造成不丢球的不罚杆的朋友输给丢球罚杆的球友。
流于人情,就更好理解了。我有两个朋友,平时球打得不错。上个礼拜和另外两个初次认识的球友打四人四球赛。结果,对手球友那组中有一个球友不是很老实,经常虚报杆数。最经典的是一个五杆洞on果岭的第四杆进了野草,那个哥们愣是在野草里刨了1分钟才把球打回果岭,之后是两推。最后大家报该洞成绩,那老兄愣是脸不红心不跳报了个+2。因为他的成绩不影响该洞的胜负。我那两个朋友也就没怎么计较。但是后来我们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吃饭说起来这个事情,经过大家讨论,我们一致同意以后还是把这组球友(连带他的队友)一起从我们的球友名单里DQ掉。这样的对手老虎伍兹也打不赢啊。
高尔夫没有了规则和诚信,我想大部分球友就不会对它那么痴迷,以至于球瘾难戒了。我们可以为自己打得不好而懊恼,愤怒的把球杆掰弯再把它拧直,这些都是人生本性,可以理解。我们可以为自己因为心情激动而说出的一些对事不对人的“冲”话而后悔(带人格侮辱的除外),我们可以为自己对规则的未知而后悔道歉。但是我们有什么理由为自己因为不遵守规则和诚信而找一些借口呢?
高尔夫也需要打假,远离高尔夫伪君子比打进80,70杆更容易,也更迫切。谁会希望自己的对手是通过不公平的手段而不是靠真正的实力击败自己呢?那样的结果也许就到了是晚上躺在床上,心里都会想着这件事儿睡不着——不甘心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