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9:00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的亚洲杯决赛,伊拉克对沙特。老实讲,我个人之前比较看好沙特队。因为他的历史战绩摆在那里。
伊拉克,给人印象就是一天到晚的汽车炸弹袭击,整个战乱、冲突、屠杀、流血、贫穷、恐怖主义的同义词。
开赛前,还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国际足联还特别拨了一笔五万美金的费用给伊拉克队,用于资助他们打完决赛。原来他们连参赛的费用都用光了。
上半场伊拉克如青年人一般,初生牛犊不怕虎,玩命般铲球,突破,射门,即使犯规也要把球截下,再射门。反观沙特队,如同中年人一样,玩起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慢慢地推进,突破,被抢断,退防,井井有条。前者是为了历史上从未染指过的亚洲冠军,后者是为了成为历史上四夺亚洲杯的荣誉,似乎两方都有不可放弃的理由。
上半场结束时,比赛过程激烈,但是两队均无建树。但是主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知道伊拉克下半场还能有足够的体力来冲击沙特的防线。言语中可以看出主持人对下半场伊拉克的表现不报有积极的看法。我也很认同这样的看法。不知道是否因为经常看中国国家队的表现所产生的观球疲劳所致?先给你平淡,然后眼前一亮,之后惊喜,再就是疲软,接着就是被对手追平,一蹶不振,直至任人宰割。
下半场,伊拉克很是给我一个惊喜。上半场的激情依然,而且更注意打法灵活多变。沙特,还是老态龙钟,慢慢玩传球游戏。唯一一次又威胁的射门还因为前锋好久没有碰到球,乍一触球一激动就往观众席射了。胜利的天平已然倾斜,只是时间的早晚。果不其然,在第71分钟,伊拉克队用一个角球的机会把沙特风雨飘摇的后防轰得粉碎,1:0。沙特人完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进球打晕了。险些在几分钟后又丢一球。沙特人原来优雅观赏性十足的传球过人没有了,闲庭信步的风度更是不见。只见直塞,被断,高吊,被顶。时间最终停留在第93分钟。主裁三声哨响,伊拉克创造了历史,捧起了第一个亚洲杯冠军。
看完整场比赛,不觉想起《亮剑》里面的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有敢于拔剑的亮剑精神。
伊拉克整场比赛永不放弃的正是这种精神。
狭路相逢勇者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