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仲仁:中國墨梅畫始祖

标签:
文化 |
王冕
http://s1/mw690/001qgPkogy6Kg335IBi60&690
唐寅
http://s5/mw690/001qgPkogy6Kg389xnS24&690
唐寅
http://s1/mw690/001qgPkogy6Kg3chP5C00&690
齊白石
http://s8/mw690/001qgPkogy6Kg3gF7CLd7&690
啟功
http://s11/mw690/001qgPkogy6Kg3nkvZoca&690
關山月
http://s3/mw690/001qgPkogy6Kg3t71F832&690
何香凝
http://s11/mw690/001qgPkogy6Kg3x1ZQS6a&690
王杰
釋仲仁:中國墨梅畫始祖
在宋代的著名畫家中,衡州畫僧釋仲仁一直為同代和歷代畫家及美術史
家推崇備致。他有“墨梅始祖”之稱,偶爾創作平遠小景,也很受人推
崇,並始創了歲寒三友圖(松、竹、梅)這類題材。
釋仲仁,字超然,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元祐年間
(1086~1093)來到衡州,寄居於瀟湘門外華光寺,“因住華光,
人以為號”。後來,他又移居衡州南郊花光山花光寺(位於今衡陽市黃
茶嶺去衡南縣車江鎮的路上),終老於梅林之中。
墨梅,指不用顏色,僅用濃、淡的墨水自然深淺色澤,暈染成梅花圖畫
的畫梅技法,其自然雕琢、渾然天成的表現手法,使中國畫向寫意方向
發展,表達的意境更為悠遠,更富魅力。仲仁始創墨梅之法,將梅花枝
幹虬曲、疏影橫斜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
仲仁酷愛梅花,每值春暖花開,他就終日坐臥花間,吟誦賞玩。某日月
夜未寢,突見窗間疏影搖曳,悄然可愛,原來是在月光下隨風飄動的梅
枝的投影。於是,他欣然用筆寫出影子的情形,早起視之,倍覺清疏可
人。此後經過不斷地對梅花的觀察和筆墨的積累,終於突破前人技法,
以水墨暈寫梅花的各種姿態而自成一格,成為花鳥畫領域中的新品種,
對於中國繪畫題材與技法的開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史載,仲仁墨梅代表作有《暗香》、《疏影》、《水邊》、《溪雪》等
,但均無留存,不能窺其風貌,只能根據時譽推知。北宋大詩人、畫家
黃庭堅稱他所畫梅花“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宋代
南嶽衡山著名詩僧惠洪稱“華光作此梅,如西湖籬落間煙重雨昏時節”。
這就是說,仲仁所作墨梅,清逸疏淡而充滿內涵,可以引發觀者對西湖
煙重雨昏的聯想。他還說仲仁是“以筆墨作佛事”。晚宋詩文大家劉克
莊述華光畫梅“直以矮紙稀筆作半枝數朵”,稱他“梅花寫真妙天下”。
元代湯垕《畫鑒》云:“華光長老以墨暈作梅花如影然,別成一家,正
所謂寫意者也。”清代姚燮《論古畫梅得二十四章》,對仲仁表達著仰
慕之情:“煙雨沄瀾丘壑奇,卻收浪墨入寒枝。華光樓閣冰天月,曾照
春人蛻玉姿。”
仲仁的墨梅在當世令人傾慕,甚至還使他人暴得大名。陳與義是南北宋
之交的著名詩人,他和表兄張矩臣都非常喜愛仲仁的墨梅。徽宗宣和元
年(1119),張矩臣在仲仁的水墨梅上題了一首詩,陳與義見後,拿著畫
左看右看,喜歡得不得了,連夜寫下了《和張矩臣水墨梅五絕》。
其一:巧畫無鹽醜不除,此花風韻更清姝。
其二:病見昏花已數年,只應梅蕊固依然。
其三: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
其四: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其五: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
這組詩既是對仲仁藝術成就的贊嘆,也是對水墨畫作出的美學解釋,當
世乃至後代許多文人名士都對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 “此真知畫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