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 - 探寻一个真实的长颈族

标签:
东南亚泰国清迈缅甸长颈族孩子旅游摄影 |
分类: 热火东南亚 |
长颈族,是由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少数民族喀伦族(Karen)的一支巴东族(Padaung)所组成的。我们探访的长颈族,不是真正生活在丛林中的,而是泰国政府为了发展旅游行业,将缅甸的难民大约200人左右限制在离清迈80公里外的Mae Hong Son地区,供外国游客参观的。她们的生活来源是游客的门票的40%,还有出售手工艺品。其他的收入都被泰国政府收入囊中。这里居住的主要是长颈族,大耳族,拉姑族还有傈僳族等等,很像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景区。
漂亮的长颈族小姑娘
苦涩的笑容
从缅甸来的这些少数民族是没有行动自由的,属于战争难民,他们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方圆6公里内。女人及儿童白天在村里的工艺品集市销售手工艺品,和向游客展示,男人都去附近的村落干农活。生活很是清贫,但还是比在缅甸好的多。
织布的妇女
织布的妇女
关于长颈族的由来,有很多的说法。我们的导游同我讲的是完全有别于其他的传说。。有可能是长颈族新传嘞。。。哈哈。。
长颈族大多都生活在深山中,很多年以前,山中有很多老虎,老虎专门攻击妇女和儿童。因为人的最薄弱的部位就是脖子,老虎攻击也专门攻击这个要害。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他们就在脖子上为妇女带上了铜圈,保护她们。从5岁开始,每年增加铜圈,成年妇女的颈圈可达到10-15公斤。现在老虎没有了,也就成了习俗,更由于贫穷,用损害健康的代价保留着习俗,为的是贴补生活费用。
女孩带不带颈圈,都由父母决定。但一旦戴上了颈圈,也就上了妇女一辈子的枷锁。她们无法离开它了,长期的铜圈重压下,颈椎都严重变形,也十分脆弱,没有了铜圈的支撑,很容易断裂。生命也就夭折。
她们也会几个月清洗一次颈圈,很少的机会把它们拿下来。夏日的炎热让铜圈发热,实在是很辛苦。真的为她们悲哀。我也试戴了一下,真的好重,我真的能够想象到她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方便。
在村寨中女孩们的目光都是很木然的
小售货员
在腿上也会套上一些铜圈
在这个村落里,除了长颈族是主角,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
这个傈僳族的妇女摆起了POSE让我们照相,为的还是推销她的工艺品。她还会讲中文,原来在缅甸和老挝边境呆过。
大耳族的女孩
成年妇女的大耳朵,真的好大,比起长颈族,她们还是要幸福的多。
在村落中呆了40分钟,一个男人都没有见到。被告知是去旁边的村里做农活去了。留守的都是妇女和儿童。看着游人,基本上是表情木讷,我的心崩的紧紧的,掠过了一丝忧愁。下面的小女孩,是唯一在村落中看见笑的很开心的小孩,尽情地玩耍着,还不知愁滋味。
其实探访长颈族,心情还是非常的沉重,在这个文明社会,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以牺牲健康和自由为代价的长颈族真的让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