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之旅之 - 发呆的肇兴

标签:
贵州黔东南旅游摄影肇兴杂谈 |
分类: 缤纷贵州 |
这次决定去黔东南,主要是拜读了虫写的“那个在肇兴发呆的下午”后的冲动。虫用诗一样的文字描述了一个仿佛如世外桃源的肇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梦。在贵阳这个杂乱的城市呆的几个星期,除了烦躁,就是郁闷。真的需要去那自由的地方去呼吸,纯净心灵。我不知道,肇兴是不是我追逐这平和和宁静的好去处?
肇兴全景
带着我的发呆梦,行进在黑暗崎岖的山路上,人已经是有些恍惚了,突然一串串红灯笼映入眼帘.我们已停在了璀璨的鼓楼和风雨桥头,肇兴终于到了。
义团鼓楼的红红灯笼
沿着穿寨而过的河流,踩着石板,到了我们要住宿的过客居客栈。果然名不虚传,登上了三层的木屋晒台,推开窗,灯火通明的仁团鼓楼和风雨桥就在眼前。门前流淌的河流,有着五彩斑斓的倒影。月光下的肇兴已经让我心旷神怡了。
夜晚的仁团鼓楼和风雨桥
虽然只是8点多钟,寨子里已是很安静了,许多沿街的门都已经是半掩着,偶尔还有几家店铺开着门,但主人已是懒懒地坐在火炉边聊天或发呆了。义团风雨桥头的侗式咖啡屋里送出了飘飘渺渺地音乐,听不到嘈杂,只有两个老外在斟酒闲聊。街上行人甚少,从繁杂的都市突然来到了悠闲而从容的地方,心一下子就沉淀下来,出奇的宁静,甚至可以感受到有点寂寞。我心中窃窃暗喜,这不正是我要找的感觉吗?真的这么快我就融入了肇兴?看来我和肇兴还真的是有缘了。
享受着这清新的宁静,进入了梦乡。
轻轻的歌声和哗哗的流水声,把我从没有梦的酣睡中拉醒。伸个懒腰,望见对面的的扇扇窗子都已经打开了,清一色的黑褐色吊角楼此刻正朦胧着灰白色的雾气和炊烟,晨晖正透过这淡淡的雾气笼罩在这翠绿青山环绕的几百户的村寨,看似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其实人在其中,就是仙境了。听着木屋的楼梯吱嘎作响,看着河中老妈妈已在洗菜,还有小孩子走在上学路上的嬉戏声。。。我醒了,肇兴的夜和昼真的是不同,阳光里的侗寨,肯定有很多美好的故事,和沧桑。
河中
晨光中的肇兴
“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分别代表五个家族支系,为侗乡所独有。错落分布的鼓楼,花桥,戏台,萨坛,集中展示了侗族的建筑符号和精神生活.鼓楼是村民议事,年轻人谈情说爱的重要场所,花桥是村民谈天,发呆的好去处。
坐在村头的风雨桥上,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中,是那么的惬意。老人们在桥上的木凳上,下着用鹅卵石制成的五子棋;老妇们坐在石阶上闲聊;就连好动的孩子们也在阳光下打着盹。朦胧的捶布声象侗族的催眠曲一样,给午后的肇兴播下了发呆的种子。在懒散和倦怠中,脑海中已是纯净如初,无欲无求,凡世间的恩恩怨怨,欲望横流全都无影无踪了,灵魂已不在现实,多日的不爽,不快,不乐都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剩美好,平和,清新了,还有几分悠闲与散漫。
风雨桥上的老妇
我不知道肇兴侗族是否有巫术,还是有魔力?如果有,那也是功底深厚,有让人立地成佛的功力。这种大彻大悟的发呆感觉,只有在肇兴,无论是暖暖的冬日里,还是静静的月色下,才能真正体会到。来过了以后,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真切的爱上它了。
无论如何,我一定会再来,再来体会发呆的感觉。。。。
月与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