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正确理解离心力与向心力之间的关系?

(2014-03-14 20:03:42)
标签:

财经

如何正确理解离心力与向心力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任何力都是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那么,离心力或向心力是在什么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呢?现在的科学理论认为,只要物体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物体就存在离心力。或者说,只要物体在圆周轨道上运动就存在一个向心力,否则,物体根本不可能在圆周轨道上运动。这种带有武断性的判断始终没有解释离心力或向心力是在什么物质与什么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当然,有人解释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离心力,所谓离心力只是有了向心力或引力才创造出离心力这个概念。所谓向心力就是万有引力,或者万有引力起到了向心力的功能。比如,月球本来处在直线运动的状态中,只是因为地球的吸引力,才把月球吸收在地球的身边,并围绕地球转动。所以,离心力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保持”的一种抗拒力,向心力就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就像一根绳子一样拉着月球,不让月球离开并围绕地球转动。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还有其它解释,下面谈谈我的另一种解释。
假如在太空中一个旋转的星体爆炸了,或者形象一点说,一个旋转的砂轮爆炸了会出现什么状况呢?这个星体或砂轮的碎片会向旋转径方向的四周散开。问题是,碎片是以直线的运动形式向四周散开呢?还是以曲线的形式向四周散开?现在的科学理论认为,,碎片是以直线的运动形式向四周散开的,(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切线就是直线)。而我认为,碎片是以曲线的形式向四周散开的。并且,碎片曲线运动的方向与原来星体或砂轮旋转的方向相同,星体或砂轮的旋转速度与碎片运动的曲率成反比。就是说,星体或砂轮的旋转速度越高,爆炸中碎片的运动曲线越小。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碎片被抛出后带有原有物体旋转时的惯性行为。就像火箭离开地球后带有地球自转的惯性行为一样。
从一个碎片运动的全过程看,这个碎片呈开放性外螺旋运动轨迹。从碎片的运动速度观察,这个碎片处在加速度的状态中。我们知道,加速度是物质之间在传递动量或动能量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行为或现象。就是说,物质之间的作用可以在物质之间传递动量或动能量,而加速度就是这种传递给后者而后者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行为或现象。我们知道,物体之间动量的传递或传输是存在一定时间的,当物体之间的动量传递或传输完成后,物体就会呈现出匀速度状态,就是说,物体之间在动量的传递或传输的过程中,获取动量的一方是以加速度的运动形式出现的,而这种传递或传输完成后,物体就会以匀速度的运动形式出现。当物体以匀速度的形式出现后,物体的运动轨迹应该如何描述呢?显然,从全局的角度看,碎片停止了开放性外螺旋运动形式,转换为在轨道上的匀速度运动形式。当然,如果这个碎片又产生了爆炸,爆炸的碎片不但围绕第一次爆炸的中心位置转动,还要围绕第二次爆炸的中心位置转动,当然,如果碎片再一次爆炸,碎片就会围绕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爆炸的中心位置转动。就像我们的月球那样,不但围绕地球转动,还要围绕太阳转动,还要围绕银河系的中心位置转动。
我的这种认识,否定了万有引力的存在。我认为,所谓万有引力只是各个星体周围普遍存在的物质的场力。物质的场力是有一定范围限度的,不像万有引力认为的那样,无限远的物体之间也存在相互吸引力的问题。
说了怎么多或铺垫了怎么多与离心力,向心力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星体或物体在轨道上运动的情况。
物体是由物体内部各个物质构成的,在轨道上运动的物体由于内部物质的分布不同,各个物质之间存在的动量或动能量(简称为,能量)也不同。一般说,离轨道中心部位越近的物质,其动量或能量越小,反之越大。这样,在一个旋转的物体中由于各个部位物质的动量或能量不同而发生了力的作用问题。一般说,离轨道中心部位远的物质会对离轨道中心部位近的物质产生一种挤压或力的行为,这种挤压或力的行为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所谓向心力的问题。向心力不是什么引力的问题,而是一个物体中一部分高动量或高能量的物质对低动量或低能量物质的一种力的作用行为。一个高速度自转的物体内部肯定存在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的大小与物体自转的速度成正比。当然,一个非旋转的物体是不存在内外压差的。所以,向心力只是存在与匀速旋转或惯性旋转的物体之中。

向心力是一个旋转物体内外物质之间作用的一种力的表现。那么,离心力是什么物质与什么物质之间的一种力的表现呢?显然,离心力也是一个旋转物体内外物质之间作用的一种力的表现。不同的是,向心力是在物体匀速度的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力的行为,而离心力是在物体加速度的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力的行为。当一个外力非中心地作用一个物体时,这个物体会形成旋转的运动状态,为什么呢?因为外力的作用并不是均匀地作用在物体内部各个物质之上的,而是一部分物质被作用了而另一部分没有被作用,这样就产生了被作用的物质与没有被作用的物质之间的问题,一个物体内部各个物质之间之所以能够结合在一起,是因为物体内部存在键的原因,就是说,键力把一个物体内部各个物质结合在了一起。当然,键力存在一定的结合力或结合能。如果外力大于被作用的物质与没有被作用的物质之间的结合力,那么,这个物体就会发生破碎,反之,物体就不会发生破碎。没有发生破碎的物体内部各个物质之间会产生什么状况呢?显然,被外力作用的物质必须带动没有被外力作用的物质一起运动,这样,两部分物质之间就会产生“扯拉行为”,被外力作用的物质要向前运动,没有被外力作用的物质就扯拉向前运动的物质,在这种“扯拉”的过程中,整个物体就会呈现出曲线运动的状态。当然,是外螺旋的曲线形式,在外力作用下,物质之间的动量或能量是可以传递或传输的,所以,当外力耗尽后,物体内部各个物质之间就会出现同步运动,于是,物体恢复了匀速运动状态。所谓离心力就是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内部向前运动的一部分物质与被“扯拉”的另一部分物质之间发生或表现出来的一种力的行为。所谓加速度,从微观的角度上说,是物体内部各个物质之间动量或能量传递或分配再平衡的过程。牛顿由于没有分析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内部物质之间存在的力的关系,所以,没有能够认识向心力,离心力的真正含义。
从宇宙的视角看,我们的宇宙物质主要是在两种力的支配发生运动的,一种是爆炸过程中形成的离心力支配着爆炸碎片的行为,一种是爆炸的外力耗尽后,各个碎片在匀速运动状态下由向心力所支配的一种行为现象。从碎片的全过程运动轨迹看,星体爆炸时,碎片以外螺旋的运动轨迹快速度向外运动,碎片在爆炸力或外力的作用下逐渐耗尽后,碎片自动转换为以内螺旋的运动轨迹慢慢向爆炸的中心部位收缩,最后,所有爆炸的碎片都收缩在一起,形成爆炸前的星体。在质量巨大的星体内部又会发生核聚变行为,当聚合的重元素达到一定程度时,星体又会发生核裂变性质的大爆炸。如此永远反复。我们的银河系就是在这种永远反复的过程中永恒地存在着。当然,需要说明,我们的宇宙是由许许多多的像银河系这样的独立星体构成的。这些独立星系与我们的银河系一样,都是在离心力和向心力交替支配下反反复复地运动着,所以,我们的宇宙没有开始也不存在结束,是永恒存在的物质状态。
离心力与向心力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统一才是事物本质的存在。所以,无论是离心力还是向心力都是物体在旋转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内部各个部分物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行为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