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射线是如何产生的?
(2010-11-14 07:38:08)
标签:
杂谈 |
伽马射线是如何产生的?
现在的主流理论认为,γ粒子流是原子核能级跃迁蜕变时释放出的射线。问题是,我们如何认识原子核能级跃迁的问题,绕核电子的跃迁是在绕核电子改变轨道中发生的(胡说八道),而原子核是如何跃迁的呢?我想没有人可以说清楚。因为,目前许多人不知道原子核的内在结构。按照我的理论,质子和中子是一个个高速度转动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由于转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可以靠在一起转动。这就是原子核可以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当原子核内部有序的结构排列被破坏后,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质子或中子和中子就可能发生接触,而同转动方向的质子和或中子和中子是绝对不可以靠在一起的,就像两个转动方向相同的砂轮是不可以靠一起的一样。质子和或中子和中子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结果呢?就像两个转动方向相同的砂轮靠在一起那样,靠的紧了,砂轮会发生爆炸,靠的不太紧,两个砂轮之间就会发生摩擦而飞溅出火花。而伽马射线就是质子和质子或中子和中子在靠的不太紧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火花行为。当然,这只是根据我的理论合理推断出来的一种解释。之前,我也曾推断过,伽马射线也可能是质子在冲出原子核后与绕核电子发生撞击后的一种行为或现象。这两个推断哪个比较正确,现在我也说不好,希望以后的人们来证实吧。
没有分析,推断或推理就没有科学。而现代科学界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逻辑推理的能力。过分依靠实验或实践的手段已经严重阻碍了科学的正常发展。实验或实践只是证明理论的手段,不是创造理论的途径。没有理论,哪里来的实验。希望人们认识清楚理论与实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