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2012-04-24 15:35:02)
分类: 博物馆

http://s10/middle/4dbdfda8gbe67cc61bd49&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1/middle/4dbdfda8gbe67ccc5dfb0&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宣德款铜桥耳炉。

http://s10/middle/4dbdfda8gbe67cd156f29&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天”字号铜小炮(上)。“永乐二十一年九月口日造”铜佛郎机铳(下)。

http://s11/middle/4dbdfda8gbe67cd5242da&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4/middle/4dbdfda8gbe67cd729f83&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浑仪模型。我国古代观测天体坐标的传统仪器,其环圈较多,使用不便,观测区域较少。

http://s9/middle/4dbdfda8gbe67cdd9b9c8&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铜大定通宝钱纹镜(左)。铜双鱼纹镜(右)。


http://s10/middle/4dbdfda8gbe67ce0fe369&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铜坐龙。又称“铜辟邪”,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驱邪的神兽。这件辟邪应是用于毡帐顶部的装饰物。

http://s15/middle/4dbdfda8gbe67ce5c233e&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11/middle/4dbdfda8gbe67cfe3acaa&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14/middle/4dbdfda8gbe67d00de43d&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14/middle/4dbdfda8gbe67d0428d8d&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9/middle/4dbdfda8g7970c80ad4b8&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8/middle/4dbdfda8gbe67d09f2347&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8/middle/4dbdfda8gbe67d0b80fd7&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14/middle/4dbdfda8gbe67d0e4310d&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15/middle/4dbdfda8gbe67d111794e&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伯矩鬲。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

http://s12/middle/4dbdfda8gbe67d1550e3b&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克盉。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盖内器口内侧同铭43字,记周王褒扬太保,令克侯于堰的始封历史。根据金文引证,此器作者“克”应该是第一代燕侯,年代应为西周成王时期,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

http://s6/middle/4dbdfda8gbe67d1a350e5&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克罍。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

http://s8/middle/4dbdfda8g7970c82e0a87&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铜雕双螭纹笔架。清(1644-1911年)。

http://s1/middle/4dbdfda8g7970c86366c0&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兽面纹贯耳壶。西周早期(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北京昌平白浮出土。

http://s15/middle/4dbdfda8gbe67d4336e8e&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贯耳壶。西周早期(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壶主要用来盛酒,也用来盛水。“贯耳”即对称的纵向中空耳,用以穿绳。

http://s2/middle/4dbdfda8gbe67d45ab271&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三角云雷纹敦。战国早期(前475-前376年)。

http://s3/middle/4dbdfda8gbe67d49ae2e2&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三角云雷纹高足豆。战国中期(前375-前276年)。北京怀柔出土。此豆的器盖翻转过来便成了高足盘。这种细长柄、圆盖有三足的铜豆是燕文化特有的造型。

http://s10/middle/4dbdfda8gbe67d4cbe079&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镶嵌红铜鸟兽纹壶。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北京怀柔出土。此壶以红铜镶嵌出叶纹与鸟、虎、马等动物纹,纹饰精细繁缛,显示出燕国青铜镶嵌工艺的高超水平。

http://s10/middle/4dbdfda8gbe67d514ad19&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蟠虺纹壶。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http://s4/middle/4dbdfda8gbe67d5555bc3&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蟠虺纹壶。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北京顺义南彩出土。

http://s7/middle/4dbdfda8gbe67d59279b6&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陵阳壶。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器身以红铜镶嵌出锯齿纹,口沿部刻有铭文“陵阳”(赵国地名)。此器应属燕国以南的赵国器物。

http://s3/middle/4dbdfda8gbe67dc8a2752&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云纹壶。战国时期。北京昌平出土。

http://s3/middle/4dbdfda8gbe67dcc60672&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单耳云纹钅和。春秋早期(前770-前671年)。北京延庆玉皇庙出土。钅和是东周时期出现的饮酒器。此钅和腹部饰战国时期特有的带状勾云纹与三角云纹。

http://s3/middle/4dbdfda8gbe67dcff48e2&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乳钉纹钅和。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北京延庆出土。

http://s8/middle/4dbdfda8gbe67dd321a67&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朱绘纹钅和。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北京延庆玉皇庙出土。此器外壁原有华丽的朱砂彩绘纹饰、出土后已剥落无存。

http://s13/middle/4dbdfda8gbe67dd68f5dc&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兽耳三足钅和。春秋早期。北京延庆出土。

http://s9/middle/4dbdfda8gbe67ddc407b8&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8/middle/4dbdfda8gbe67ddeaca47&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5/middle/4dbdfda8gbe67de0a2834&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蟠螭纹兽耳鉴。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螭”是无角的小龙,蟠螭纹即卷曲、盘绕的小龙纹,是东周时期对商、西周龙纹的变形、简化形式。鉴是大型盛水器,用来盛水或盛冰、沐浴、照容,“鉴”一名就是根据盛水后照容的功能而来。此鉴口沿处有四个形态各异的兽耳,一对为兽首衔环,一对为爬兽探兽伏耳,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http://s15/middle/4dbdfda8gbe67dfa190de&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伯矩盘。西周早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盘内底铸有铭文“癸伯矩作宝阝尊彝”。此盘造型古朴,纹饰精湛,是一件具有商末遗风的精品。

http://s7/middle/4dbdfda8gbe67dfe25e16&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妃盘。西周早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商周贵族在宴乐等礼仪活动中需行沃盥之礼,即主人以铜盉活铜匜给客人们浇水净手,以铜盘承接弃水。此盘有三字铭文“亚口妃”。

http://s8/middle/4dbdfda8gbe67e02d4197&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三角云纹匜。春秋早期。北京延庆玉皇庙出土。匜用于沃盥之礼,以匜浇水为客人洗手。周代沃盥之礼所用的青铜器先后经历了盘、盉,与盘、匜两种组合。

http://s7/middle/4dbdfda8gbe67e063da26&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云纹盘。春秋早期。北京延庆玉皇庙出土。

http://s16/middle/4dbdfda8gbe67e093c2ff&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軎、辖。战国时期。东周时期的车軎形体较短,口沿有宽沿,设计更加合理。此軎通体装饰着惊喜的蟠螭纹。

http://s12/middle/4dbdfda8gbe67e0d139bb&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http://s10/middle/4dbdfda8gbe67e113a0c9&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当卢(左)。西周早期。北京昌平白浮出土。当卢意即“当颅”,装饰于马额头。衔、镳(右)。西周早期。北京昌平白浮出土。“衔”即马嚼子,横置于马嘴内以驭马。镳用来连接马衔与马络头。

http://s10/middle/4dbdfda8gbe67e15c07d9&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轙。西周早期。被就能够房山琉璃河出土。车衡两侧各套一件铜轙。马嘴上的缰绳分股从四个轙孔中穿过到达驾车者手中,可避免缰绳缠绕在一起。
銮。西周。銮即铃铛,置于车衡、车轭上,用来装饰马车、协调马匹步伐。銮是标志马车拥有者等级身份的重要车器,每车銮的数量均为偶数,依照贵族等级差异,每车二至八銮不等。
踵。西周早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踵饰套在车辕的末端。
衡未饰。西周早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衡未饰是套在车衡两端的装饰物。

http://s11/middle/4dbdfda8gbe67e6ac896a&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带钩。战国时期。北京昌平出土。这是一组中原式带钩,形体大小、装饰手法、纹饰主题都与北方草原文化的带钩迥异。

http://s1/middle/4dbdfda8gbe67e6d21720&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鸠杖杖首饰。战国早期。鸠鸟在古代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因此古代政府给七十岁以上的有功德老人颁发鸠杖以示奖慰。此杖首饰便是鸠杖的杖首装饰物,造型模仿鸠鸟,做工精美考究。

http://s3/middle/4dbdfda8gbe67e715cb02&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山字纹镜(左)。战国时期。
弦纹四兽镜(右)。战国时期。北京昌平清河出土。铜镜在四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末期已有发现,在战国时期铜镜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铜镜一面又钮以穿绳,纹饰也在这一面;另一面磨砺光洁,镀水银以照容。

http://s13/middle/4dbdfda8gbe67e75528ec&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刀币。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燕国铜币形状模仿小刀,故称刀币。燕国刀币的流通范围不仅限于燕国,最远达朝鲜半岛、日本。

http://s12/middle/4dbdfda8gbe67e78ef41b&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节约。西周早期。北京昌平白浮出土。节约是马车上绳带之间的连接件。

http://s11/middle/4dbdfda8gbe67e7c75bfa&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鹰首短剑、马首短剑、绳纹短剑。西周早期。北京昌平白浮出土。这三件短剑都具有草原文化特征。

http://s11/middle/4dbdfda8gbe67e7fcf73a&690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TITLE="2012-04-22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铜器(一)" />
                                           箭镞。西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