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烧与羊杂汤

(2008-10-29 07:50:18)
标签:

羊杂汤

羊汤

老三

铺子

杂谈

邢庆杰 /文

 杨老三的羊汤馆开业那天,他的对面也开了一家铺子,是老李家的火烧铺。

杨老三的羊杂汤是用羊骨头在蜂窝炉上细火熬出来的,整整熬一宿,那真叫个香。羊杂是货真价实的新鲜羊下水,放了各种作料一起熬成羊杂汤。

几天后,杨老三的羊汤馆火了,不但附近的居民来喝,很多远道的顾客也开着车来这里喝羊杂汤,杨老三陆续雇用了六个人,总算能照应过来了。

就在附近,老李的火烧铺子也同时火起来。门前经常有一溜人排队等着。

人们吃早点的时间差别挺大,早一些的,六点就吃;晚一些的,能到十点。所以,上午这四个钟头,杨老三忙得喘气的工夫都没有。只有过了十点,才能松口气。

这天上午,杨老三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踱步来到老李家火烧铺,掏出烟来递给老李一根,叹口气说:“真他娘的累死人了。”老李憨厚地笑着说:“累了好啊,不累就坏了。”杨老三问:“老李,你这也整天累死累活的,一个火烧能赚多少钱呢?”老李迟疑了一下,随即就笑了,说:“当着你这明白人不能说假话,一个火烧大体赚两角钱吧。”杨老三就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自己每天卖一千多碗羊杂汤,老李就卖一千多个火烧,这还不算饭量大吃两火烧的,这一千个火烧就赚两百块钱呐,一个月下来就是六千块呀!自己雇用了这么多人,每月除去各种费用,也不过赚七八千块钱,这老李就两口子,两个人却赚这么多……正想着,老李递过来一根烟说:“咱这是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大兄弟的光呀!”杨老三接过烟,笑了,笑得有些勉强。

从这天起,杨老三就有了个心病:老李每月这六千块钱是我这羊汤馆帮他赚的,要是这六千块钱是自己的多好。

几天后,杨老三做了一件大事:他在自己铺子旁租了间房,也开了一家火烧铺。他知道学不来老李的手艺,就弄了套现代化的电烤炉,按着“使用说明”试验了几次,也烤出了像模像样的火烧。他又雇用了两个人,专门做火烧。

开始几天,还真的卖了不少,很多人为图新鲜,也尝一尝杨老三的火烧,这一尝,每天就尝去了几百个。可几天以后,销量就开始大幅度下降,一天只能卖几十个。杨老三发现,只有对面的火烧铺没了货时,才有顾客来买他的火烧。一个月下来,杨老三的火烧铺子亏了不少,但羊汤馆的生意还一如既往地好,经常有人端着碗找不到座位。这使杨老三想出一记狠招,他做了一个大牌子,写上:“本店谢绝自带火烧。”杨老三想,反正我这羊汤馆经常爆满,少来几个人也无所谓。

杨老三的这一招起初给他带来了点麻烦,有几个顾客不满意,和店里的员工发生了争执。但杨老三在这件事上一点儿也不含糊,他态度非常明确:本店就是这么个规定,谁不高兴可以自便。

有几个人被气走了,并扬言再也不来了,但杨老三的羊汤馆生意依旧兴隆。

而老李家火烧铺就门可罗雀了。老李硬撑了几天,在一天晚上悄悄搬走了,不知去向。

老李搬走后,杨老三的羊汤馆也发生了变化。先是开车来的人不见了,后来,只有在附近居住的老顾客来吃饭了。连续多天,杨老三每天只能卖出二百多碗羊杂汤、二百多个火烧,他自己算了算,这样下去,每个月还赚不了两千元钱,比以前光开羊汤馆时差远了。

杨老三急于想找出原因,他从自己的羊杂和羊汤上都没有找出任何毛病,就问一个老顾客:“我这羊杂汤还是以前那羊杂汤吗?”

老顾客是位退休教师,他说:“你这羊杂汤还是以前的羊杂汤,只是这火烧,可差远了。”

杨老三说:“你们来这里不就是为了喝羊杂汤吗?怎么对火烧还这么计较?”

老顾客说:“吃着老李家那外酥里软的火烧,再喝你这羊杂汤,那真是香到心里去了。没了他那火烧,你这羊杂汤的味道就大打折扣了。”

杨老三半晌无语。

(摘自《2006中国年度小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吃酒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