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et杂志
芭蕾赛事
:::2007.11期:::
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与现代舞大赛
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与现代舞大赛始于1993年,至今已经举办过5届,是中国文化部重点鼓励参加的国际芭蕾舞大赛之一.虽然这项比赛历史并不悠久,但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参赛选手,也因此闻名世界。
比赛面向所有国家15-28岁的专业与非专业的选手,分为两类:A类古典芭蕾,B类现代舞,并且会分别颁发奖项。与其它各大舞蹈比赛一样,选手以双人舞,独舞参加比赛均可,而且双人舞的搭档可以是非参赛选手。比赛场馆设在名古屋市公共礼堂和爱知县艺术中心。

爱知县艺术中心
在芭蕾比赛也就是A类比赛的第一轮,评委会将挑选出大约100名选手参与比赛,评判依据就是选手寄来的书面申请和录象带。如果是在以往的比赛中,除名古屋大赛外,还有瓦尔纳,莫斯科,美国杰克逊,赫尔辛基,巴黎等大赛中获得过奖牌,那么就可以省去邮寄录象带的步骤了。
进入比赛环节,首先是淘汰赛,在表演完大赛规定范围内的一段古典双人舞或两段独舞后,留下的选手进入半决赛,比赛内容为两段独舞和一段5分钟内的现代独舞或双人舞。第三轮就是决赛了,依然是古典芭蕾中的一段双人舞或两段独舞,以及一段现代舞作品。
大赛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舞比赛部分,也就是B类比赛.这与古典芭蕾的比赛是分离开的,与芭蕾部分的现代舞展示不同。可以个人参加比赛,也能以4人以下的组合形式参赛。组委会尽最大限度地给选手发挥的空间,技巧,表现力和艺术性都可以作为选手展示的内容。在表演形式上,大赛不会给选手任何限制,甚至可以由选手自己编排舞蹈作品,最初一轮的淘汰赛依然是通过录象带进行评审,大约20名选手将通过并参与第二轮角逐。在总共三轮的比赛中,选手每一轮的比赛作品不能相同,但人员和数量必须是一样的。

谭元元
自大赛成立之初,中国选手就展现了很强的竞争实力,在日本的芭蕾比赛上,多次亮相并摘金夺银,或许说明了中国芭蕾在亚洲芭蕾舞界充足的自信和坚定的决心。1993年是名古屋大赛创建的第一年,首届大赛的桂冠即被从法国国际芭蕾舞蹈比赛获奖归来的谭元元摘得,也因此,谭元元获得了由波兰大使亲自颁发的“尼金斯基大奖”,而在此之前,这个大奖都是颁给杰出的成年芭蕾舞男演员的。在这次比赛中,当时还是辽宁芭蕾舞团的马金宏也进入了决赛并获得了第三名。
2002年第四届比赛,是中国选手在此项大赛的又一次大规模亮相,参赛选手分别来自北京,辽宁和上海。其中中央芭蕾舞团的孟宁宁获得了成年女子组金奖。而辽宁芭蕾舞团的吕萌则没有那么幸运,由于脚上有伤加上过于投入,吕萌在决赛中意外地将鞋甩飞,结果没有得到任何奖项。不过值得安慰的是,在同年第二十届瓦尔纳国际芭蕾舞大赛上,他凭借不俗的实力最终一举获得了“瓦尔纳2002特别大奖”。
在第四届比赛众多优秀的外国选手中,Polina
Semionova无疑是现在国际舞台上闪耀的一颗明星,2001年,她与中央芭蕾舞团的王启敏在第九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中双双获得金奖。2002年,年仅18岁的Polina就已经成为德国柏林团的首席女演员,除了出色的身体条件,过硬的技术技巧外,这一切还要得益于著名芭蕾明星马拉霍夫(Malakhov)的慧眼和倾心栽培。

Polina
Semionova和Malakhov
中国选手获奖情况:
1993年第一届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与现代舞大赛
谭元元 女子少年组金奖
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
马金宏 男子少年组铜奖
先后在辽宁芭蕾舞团,广州芭蕾舞团任独领舞演员,现在广州艺术学校任教
朱妍
鼓励奖
中央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
2002年第三届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与现代舞大赛
孟宁宁 女子成年组金奖
中央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余波
男子成年组铜奖 中央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焦洋
男子少年组金奖 辽宁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责任编辑:秘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