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et杂志
芭蕾知识
:::2007.10期:::

响板:
在舞剧《唐吉诃德》中,我们常看到姬特莉(Kitri)手握着木片热情舞蹈.那么,这木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说到西班牙的艺术,不可不提弗拉门戈,它与斗牛并称为西班牙的两大国粹.弗拉门戈舞中有个重要的道具,就是姬特莉手中的响板.响板的英文名称是Castanets,又称“西班牙响板”,是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舞蹈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竹木体鸣乐器。由一对手掌大小、贝壳形状的扁木片构成,两个木片上都拴有细绳,可套在拇指上。与大多数乐器不同,响板没有固定的音高,却可以表现出多种变化复杂的节奏,甚至可以用于独奏,音色清脆透亮。演奏时将两片响板像贝壳一样相对着挂在拇指上,用其他四个手指轮流弹击其中一片响板,使之叩击在另一片上发声。
在交响乐、歌剧和舞剧音乐中,响板通常只限于伴奏具有南欧及拉美风格的音乐、歌舞。响板和舞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优秀的响板舞蹈家可以把音乐,舞蹈,响板巧妙融合在一起,极具艺术魅力。
视频欣赏: 弗拉门戈中的响板

扇子:
除了响板,《唐吉诃德》中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舞蹈道具,那就是扇子。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扇子在西班牙已使用得相当普遍,尤其是当地的女子,哪怕天气并不炎热,依然总是随身携带一把扇子,因为,对于西班牙人来说,扇子可不仅仅是用来凉快的,而是男女青年用来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这种隐蔽而富有浪漫气息的习俗,造就了西班牙独特的“扇语”.19世纪法国作家戈蒂埃赴西班牙旅游后发表了一段真切的评述:“在西班牙,我从未见过哪位女士没有携带自己的扇子。扇子依附着她游走各处,甚至去教堂……西班牙女子把扇子摆弄得绝妙透顶;无论是打开、收拢,还是在纤指间移动,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轻巧,在她们面前,任何一位魔术师都会显得黯然失色。”

斗牛舞:
有人也许会发现,舞剧《唐吉诃德》中的有些舞蹈片段与剧目情节的叙述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人物也是可有可无,这也是舞蹈不同于文学作品之处,在舞剧中常有一些段落或体现民族风情,或辅助抒情,或炫耀技巧,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出现。虽然这些段落不承担叙述的作用,却往往构成了剧目的独特风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吉诃德》中斗牛士的出现正是如此。斗牛舞来源与西班牙的传统运动“斗牛”,男士象征斗牛士,女士象征斗牛士用以激怒公牛的红色斗篷,所以女士有相当大的跳跃、旋转动作,男女动作都相当舒展、激烈,和音乐配合非常一致。有时女士也扮演牛的角色,用以表现和男演员之间,时而亲密,时而挑衅对立的状态。其中斗牛士的角色最为重要,因此“斗牛舞”也被称为“男人的舞蹈”。如今斗牛舞还演变成了一种竞技舞蹈,成为国际标准舞中重要的一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