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消失的南阳古县~杜衍县

标签:
杜姓发源地南阳潦河镇南阳杜衍县杜周杜延年 |


12.12是一个出行的好日子,难得的冬日暖阳相伴,访古寻踪公益团队第93站出行~南阳城西南约三十里的卧龙区潦河镇,寻觅消失的西汉时期的杜衍县。本人作为杜氏家族的后人,策划并参与了这次访古寻踪活动。同时,做为陨石邮局负责人跟踪服务,特意设计启用三枚宣传邮戳,记载历史杜姓起源,印证今日访古寻踪。

网友对这次活动热情很高,先后报名人数达到三十人,远远超过计划人数。让这次活动的领队徐士毅始料不及。感谢这次活动的二位向导,他们都是痴迷文化的集邮爱好者,一位是工作于潦河镇政府的年轻人李季昌,一位是年过六旬的叶先生,他老家就是潦河街上的,对于家乡历史文化如数家珍。


这次“访古寻踪”主要目的就是寻觅历史上的杜衍县遗址。其次,寻访杜周、杜延年的后裔踪迹。印证南阳杜姓并非完全是来自人云亦云的“洪洞县大槐树下”,应该是出自本乡本土的“杜衍县”。但是,沧海桑田,岁月流逝,仓促中的集体行动很难到达这个寻访目的。

上午八点多,一行三十人分别搭乘热心网友提供的车辆,先后赶到潦河镇杜衍街的南阳市八中门口汇合。然后走进院内一处空旷的车子棚内,叶先生指着一块空地说,这里曾经是三国时期典韦衣冠冢,当年高达二层楼房,六七十年代被附近老乡取土建房而夷为平地。
随后,大家步行穿过古老的安众街,走进潦河镇邮政支局,热情洋溢的营业员胡女士放弃休息日,特意为我们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加盖“潦河”地名日戳并进行实寄。

今天的潦河镇基本都是新街,历经二千年余年,古迹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今天的访古寻踪,只能是点到为止。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新命名的“杜衍街”、“延年街”、“安众街”依然在传承着难以割舍的历史文化。

自古到今,《史记》、《汉书》、《水经注》等史料,以及南阳明清地方志记载,印证杜衍县位于今天的南阳潦河镇毋庸置疑!今天的《南阳县地名志》记载:“战国秦为衍邑,其大将军杜赫食邑于此,世称杜衍(今潦河街西北偶临河处为旧城遗址)”。叶先生带领大家穿越“延年街”来到西北角的潦河岸边,指着一处河道坑洼处说:我曾经与编辑这本地名志的副主任李戈聊过,根据史料记载,以及早年地面遗存的大量陶片、陶豆等,考证此地确为杜衍县遗址!时至今日,洪水冲刷,河流改道,已经面目全非了。




今天的潦河镇,仅仅是南阳卧龙区的一个普通乡镇,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及遗迹!历史上的汉代安众城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曹操与张绣争战于此。“战宛城”致使曹操损失惨重,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葬身此地。散落在潦河岸边的墓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逐步消失了。其中,曹安民墓曾经发掘出土过国宝级的铜车马。


我们在李季昌及叶先生的向导下,走过路过,穿越这些隐匿在田野中的秦砖汉瓦,或许还有不少国宝级的文物就在我们脚下溜过。此时此刻,我们只能根据向导的介绍来想象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恶战,同时感受潦河镇历史文化的厚重!






【相关链接】
“杜衍县,战国时名衍邑,西汉置,县治位于今南阳市潦河镇。”这是南阳陨石邮局为配合“访古寻踪”公益团队启用的第一枚宣传邮戳主文字。由此标明这次活动主题!
“杜赫为秦将,其子孙食采于南阳衍邑,时人称为杜衍”,第二枚邮戳主文字进一步说明杜衍县的来历,配图为秦大将军杜赫在杜县曾经使用过的国宝级“杜虎符”。
第三枚邮戳开门见山“杜周,南阳杜衍人也。。。初,杜周武帝时徙茂陵,至延年徙杜陵云。”这是出自《汉书?杜周传》中的“前言后语”,其中介绍了杜周的第三个儿子杜延年,他们先后迁徙今天的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