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申请美国大学法学院经历

(2013-09-03 14:11:05)
标签:

美国大学法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

教育

分类: 教育

    儿子在高三的时候,作为美中高中交换生去美国学习时,曾说大学准备读生物化学专业,因为在中学他理科成绩一直不错,更偏喜欢化学。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年的交换学习结束后,他完全改变了当初的志向,要学经济专业,当时我们都感到很意外。追其缘由就是在美国的这一年,儿子感受和体验到不一样的高中学习生活,他在《美国高中交换生总结》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ca70b0100agwm.html 中写到:

“美国高中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例如各种体育队,辩论社,学生会……我最为独特经历在于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独特的环球教育学校。比如说我们的英语课,每学期要写四篇时事论文,主题分别是地方、州、国家,和国际上的新闻,加以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来评述当前时事。而最重要的是:环球教育的学生有很多自己的活动,比如每年三月,一部分学生会去另一个城市参加美国中西部模拟联合国,剩下的学生则会在学校开校内的模拟联合国 ……”。尤其是儿子在美国高中参加“模拟联合国辩论赛”和“模拟议会辩论赛”的过程和经历以及因此而获得的多个奖项,让儿子对偏文科的经济、历史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申请本科学校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学校和专业。

   说实话从今后就业和发展的角度,作为家长以我们的经验和看法并不看好儿子所选择的专业,但我们并没有干扰儿子的意愿,毕竟儿子已经成人,应该有权利自己决定今后的路并承受路途中可能遇到的坎坷和挫折。

   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儿子对政治又产生更浓的兴趣,大二又自己决定转入国际政治专业,那时他想本科毕业后考入美国本专业一流的大学读硕士。儿子进入大三学期的时候,通过多方信息了解到,此专业就业和收入要想达到他所期望的状态比较难,即便是顶尖大学硕士毕业,他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身、家庭等各方面条件和状况后认为,对于他来讲今后就业和收入性价比最高的专业就是法律,所以自己决定大学毕业后读美国法学院(JD),但若实现他所追求和期望的目标,前提之一必须是以较高的LSAT考试成绩和好的GPA成绩进入到美国TOP14的法学院。

     美国LSAT法学院入学考试,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所有入学考试中最难的考试,需要具备很好的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及分析推理能力,还需要很多时间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内容和形式,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准备考试的过程将会非常辛苦,而儿子自上中学以来,在学习上一直都不是特别努力、也不舍得付出太多辛苦,总是处在玩点、学点的状态中,所以在学校的成绩多处在中偏上的位置,偶尔努力一下,也出现过名列前茅的情况,所以对儿子后两年的学习能否取得好的GPA成绩,以及LSAT考试能否获得高分,作为家长我们真的不确定。让我们特别欣慰的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儿子真的付出了辛苦和努力,并取得了优秀的GPA成绩和LSAT考试成绩。  

    大三、大四所有结业课程儿子得到的成绩均是A(也有A+、A-的成绩),最终申请法学院的GPA成绩为3.74(由于儿子大二在意大利交换的学习成绩不计入,这一年没有太用心学习,玩的比较痛快,成绩不太好,不算这一年的成绩,反而提高了0.05分的GPA平均成绩)。

    2013年6月首次儿子参加LSAT考试,取得不错的成绩169分,儿子以此成绩共申请了五所大学的法学院: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乔治城大学、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其中芝加哥大学是作的提前录取申请,在175分成绩出来之前就收到了拒信。

   2013年12月,儿子再次参加LSAT考试,取得175分相当不错的成绩,以此成绩又申请了6所大学的法学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录取和拒绝的学校如下,儿子最终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就读。

   直接录取的学校: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5万美元;纽约大学→奖学金4.5万美元;康奈尔大学→奖学金13.5万美元;;华盛顿大学→全额奖学金;乔治城大学。

   经历等待的学校:杜克大学→等待录取→录取(奖学金7.5万美元);哈佛大学→等待录取→拒信;宾西法尼亚大学→等待录取。

   直接拒绝的学校: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