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学校长的闺蜜推荐我读了这本励志心灵的好书《人间值得》。[日]中村恒子,最年长的心理医生,90岁奶奶劝告我们“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接受每一天!”[日]奥田弘美,她的学生也是著作者。
请看看我摘抄的精彩句子:
没有健康,一切都等于零。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和平时代,很多人因睡眠不足或极端饮食而引发健康问题。
其实,保持良好的睡眠、均衡饮食以及调整身心,这オ是一切的源泉。
好吃的东西适量吃,饭食、蔬菜、酒也要适量。只有把握好适量这个度,“还想吃”“还想喝”的欲求就会降低。
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第一,工作其次。
为了钱而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
对患者来说,能接待他们的医生很多;但对孩子而言,母亲只有一个。
“情”这个东西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会让你对别人产生期待、执着,让你在关系中变得“自私。
人与人之间相互束缚、依存的关系既是不健全的,也是不自然的,甚至会让人感到疲意。
如果别人关注并在意自己,那么请你真诚地说句“谢谢”,然后记住对方的爱恋带给你的喜悦。相反当别人离开自己的时候,就来则欢喜,去则放手”,这对彼此来说是最轻松的。
当然,我并不是主张不要和别人建立信赖的关系,不交朋友,自己孤独地过一生。想与他人亲近的时候就亲近,想联系时就自由地联系,想听别人说话就听,想要信赖的人就信赖。如此这般便好。
但是请不要忘记,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轨迹。
如果意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人,就不会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这样想的话,你瞬间就会感觉轻松,不会被不必要的事情束缚,率性地活着,就像自己想做的那样不害怕自己过真正的生活。
如果有人倾听你的烦恼,就能让你感到轻松。
心灵的沟通,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到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倾听对方的内心世界。即使你不能给出建议,没有提供令人豁然开朗的方法,就是简简单单设身处地地倾听,对方也会轻松许多。
如果过度共情只会更麻烦,只有让对方感到“大家都不容易”才是恰到好处的。倾听别人的故事也要替别人保守秘密,不要随意吐露出去。这是做人的义气。
只有自己在困境中不断挣扎着寻找答案,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不要小气,接受小小的请求,让微小的善意流转。
人和人之间就是互相帮助的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容易接受拜托的人,那你在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就会很少。
争执之后先道歉才是胜者,如果一遇事就发飙,你将无法立足。
交朋友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通过权衡得失来交往是不可取的。
对未来担心也没用,你有忽略眼前的事吗?我只关心眼前的事
不要忽视你面前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自己的工作也好,孩子也好,家务也好,不管怎样都不能让眼前的生活过得凌乱落魄。
对我们来说,当下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的担心,更多是做完这些事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当你努力做好当下的事,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担心已经烟消云散。
人一旦闲下来就容易想很多负面的事情。如果你常常思虑过多,不如回到当下,做你最应该做的事情。
痛苦会成为今后重要的经验,所以一次也不要浪费
大多数事情都会得到解决,人生只能笑着走下去。即使遇到困难,只要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保持身体健康,坚持努力,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接连发生不顺的时候,也不要停下脚步,停下来就无法前进
我们无须做超越极限或勉强自己的事。遭遇不顺,心情也会变得糟糕,这时候可以找让自己感到毫无心理压力的人去倾诉,同时尽可能不给自己增加工作或学业上的额外负担。
在逆境中,比起大干一场的努力,慢慢调整更切合实际。如果用尽全力相当于100分,那么这时候只要用60分的力量就可以了。按部就班地好好工作和生活,就能把握转机。
众所周知,无论看起来条件多么优越的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他也会有自己的苦闷和烦恼。
你觉得别人比你好,但把你放到他的位置上,你会发现他的烦恼。也许他人“烦恼种子”的数量,比你现在痛苦的事情更多。
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人,其实他们承担的责任更大,立场以及人际关系更复杂。因此,他们遇到的问题和承受的压力,比旁人看到的要多得多。
也就是说,不管去哪,不管变成什么样的人,你都会遇到烦恼。无论处于什么地位,生命中的苦难和烦恼都会随之而来,不管你是谁。
因此,和别人比较让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实在毫无意义,这只会消耗你的精力。
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这样最终才能活出自己。
在我看来,孤独地死亡也没关系。孤独地迎接死亡可以不给任何人添麻烦。既不需要家人辛苦地照顾,也不需要到医院挂号、花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离开也很美妙。
人从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死亡即生命的终结,至于死后的评价、虚荣以及其他情况,大可不必在意。
书籍目录:
第1章 工作是为了什么
01“为了钱而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
02在思考“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之前,先试着挑战一下。不那样的话,人就会止步不前
03即使你不喜欢工作,也没有关系,尽可能去做总比瞎想强
04工作的去留自己决定,别人无从干涉
故事1终战之前,一名少女独自从广岛前往大阪
第2章 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05“必须要幸福”,不这样想的话才会幸福,放下人生多余的行囊
06不强求改变别人,不如把心力放在“自己如何才能快乐生活”
07即便是家人也要分清彼此,强迫他人,自己和对方都很痛苦
08不要认为别人的给予理所当然,感谢你所得到的,并且不再奢求更多
09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10机会源于偶然,如果有人助力,就顺势而为
故事2虽经历时代煎熬,却无悔地走上医生的道路
第3章 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
11如果悲伤时有人倾听,将有助于恢复心情
12不要小气,接受小小的请求,让微小的善意流转
13争执之后先道歉才是胜者,如果一遇事就发飙,你将无法立足
14交朋友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通过权衡得失来交往是不可取的
15和那个人该交往还是远离,不要急于寻找答案,调整心理的距离感就够了
16就算一个人设计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会照着做,因此,人生没必要详细计划
故事3为什么精神科医生成为我的终身职业
第4章 让心归于平静
17对未来担心也没用,你有忽略眼前的事吗?我只关心眼前的事
18痛苦会成为今后重要的经验,所以一次也不要浪费
19接连发生不顺的时候,也不要停下脚步,停下来就无法前进
20晚上好好睡觉,确有急事时快速处理,其他一概不管
21“没有自信”并非坏事,盲目自信才是最危险的
22从悲伤或打击中走出来,要依靠“日药”而非建议
23人很难不与他人比较,即便健康有活力的人,未必没有烦恼
24不得不努力的时刻,一定会到来。所以,如果不是这样的时候,就无须太过努力
故事4从结婚、生孩子、当家庭主妇到重新上班
第5章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之道
25工作质量不完美没关系,调整思路也可以,关键是不要中途放弃
26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守护它,其他都会慢慢变好
27人生常常需要忍耐,思考可以轻松忍耐的方法
28所谓育儿,其实也是成长
29对于养育孩子,比起技巧,更重要的是行动
30不要阻碍别人自立,如果全面掌控,成长就会停止
31孤独地死去非常好,担心死亡的方式毫无意义
故事5烦恼、痛苦,即使在人生最糟糕的时候,也必须持续工作
第6章 简单生活每一天
32遇到困难时要想“没关系,一定会有办法的”
33他人有他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界限分明,冲突、压力就会减少
34人际关系的秘密在于“距离感”,不可逾越的界限,一定要保持住
35孤独不等于寂寞,接受孤独的美妙,生活处处有乐趣
36事情不会马上有结果,焦虑的时候心里不要七上八下,也不要思考过去和未来,而是珍惜当下
故事6送走丈夫后,即使上了年纪依然是被需要的“工作之神”
37不求功成名就,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
笔者后记:莲花微动
请看看书籍封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