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月我在喜马拉雅听完书《谈美》,朱光潜著。
虽然这本书已经有85岁了,但是它里面讲的审美、艺术创作等哲理却永远不会过时。
我很喜欢里面的一些关于美,关于人生的一些话: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和谐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
慢慢走,欣赏啊!
...... ......
书籍目录:
开场话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后 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