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竺旭东印象

(2008-08-31 17:10:22)
标签:

杂谈

 

竺旭东印象

-------------------------------------------------------------------------

http://www.fhnews.com.cn 3月1日 9:02  来源:奉化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2月27日,当记者来到奉化中学见到竺旭东时,他正在学校图书室认真学习大学教材《高等数学》。竺旭东,1990年出生,奉化中学在读高三理科实验班学生,曾获得宁波市中小学生计算机编程竞赛一等奖、全国第12、13届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等,2008年1月获清华大学保送生资格,这也是自1990年后,时隔18年“奉中制造”的首位清华保送生。

平静面 对成绩

    “除了查到结果的当天晚上和几个同学到外面小小庆祝了一下外,还是老样子,不过现在在自学大学的部分教材。”谈起清华保送的话题时,竺旭东说道。

    在竺旭东许多同学看来,面对成绩,竺旭东很平静是有理由的,高中三年来,他参加过大大小小四五十场竞赛,经历了太多荣誉的“洗礼”。但竺旭东有他自己的看法: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要平静面对,更大的成功才会向你招手。

    竺旭东至今最难忘的是2006年备战奥林匹克计算机省队选拔赛的那两个月。每天晚自修结束后,他就回到寝室钻研竞赛课本,直到凌晨两三点钟。周末回去后,就在电脑上练习编程,整整两个月,天天如此。虽然最后未被选中,但他不觉得是件太遗憾的事,毕竟是高手过招,况且自己尽力了,知识也得到了充实,那两个月并没有白辛苦。

“别让结论下得太早”

    在奉化中学的前两年里,竺旭东的成绩一直排在前三甲,但始终没拿过第一。后来因为忙于各种竞赛,他的成绩也始终徘徊在“榜眼”和“探花”间。

    “我不相信别人比我聪明,但我相信别人肯定有胜出的理由。”在高二暑假,竺旭东开始了细致而深入的“寻找”,寻找自己的不足,他甚至找到了类似作文标点符号这样的细节。终于,高三前两次月考,他都名列年级段第一。

    竺旭东认为,很多人成绩不理想时,总是很快得出结论:不够用功,不够聪明等等。而最主要的“问题在哪儿”总是一带而过,读书有些过于形式。他学习的另一大特点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个题目我宁愿自己思考3小时,也不愿花30秒向别人轻松问来答案。”

    竺旭东的班主任戴召平老师也认为,竺旭东不是班级里最聪明的,也算不上最刻苦的,“他找到自己的问题,再辅以合适的方法,这就是关键。”

启蒙教育最关键

    在竺旭东的生命中,他最感谢的就是他的启蒙老师——爸爸妈妈。

    竺旭东出生在溪口董村,很小的时候随父母来到城郊。爸爸做车床工,妈妈没有工作。因为很穷,一家三口不知道在麻厂换租了多少房子,一般吃住都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里。

    让竺旭东每次想起都要落泪的是,虽然家里如此穷,但那时父母还是东挪西借,把他送进了当时城区一所小学,付出的代价是额外多交几千元的借读费。父母不仅把他送进了城区的小学,更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印象中,妈妈从没和人吵过架,虽然没有工作,但妈妈从来不闲着,到周围荒地去种些蔬菜给家人吃,上山去挖野笋、采些野果子贴补家用,或换钱给他买铅笔、书包。而爸爸竺维良从不外出娱乐、辛苦劳作维护一家生计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中。

    妈妈王利苏后来告诉记者,虽然那时家里穷,不过为了孩子的学习,夫妻俩还是动了些脑筋的,如为了不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每天晚上一到8点就关上电视陪孩子睡觉,“大人都不看了,孩子也就不说什么了。孩子大了后,也不太要我们管了。”

    时至今日,竺旭东坚持认为,从勤劳善良的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将是他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