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微风轻拂
微风轻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32
  • 关注人气:30,1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小刚拍摄《唐山大地震》是不道德的。

(2010-07-29 15:37:02)
标签:

电影

唐山大地震

心理疾患

冯小刚

汶川

杂谈

分类: 边走边想

冯小刚拍摄《唐山大地震》是不道德的。

本人认为冯小刚这次拍摄《唐山大地震》是不道德的。
  
  冯小刚的大制作《唐山大地震》近日正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本人认为这部电影不适合大多数中国人观看。
  
  首先,作为观众,我们应该知道看一部电影的目的是什么?
  
  观看一部电影最终的目的不外有三个:审美、娱乐、猎奇或增长知识。
  
  那么,首先《唐山大地震》似乎和娱乐无关,这是一部特殊的悲剧,宝黛、梁祝爱情的悲剧美似乎可以拿来愉悦心灵,但地震悲剧之沉重似乎让人消受不起;其次,这部电影和增长知识关系并不大,并不是纯粹的记录片,如果要了解唐山大地震有关史实,会有更好的其他途径。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属于一种文艺悲情片。它和《红楼梦》等悲情片还不太一样,《红楼梦》是虚拟的小说改编的,小说《红楼梦》的艺术美已经被证实,而《唐山大地震》主要以那次惨绝人寰的地震作为催泪主料,然后佐以一些容易煽情的配料,这样一盆廉价的辣椒催泪菜就炒制而成。
  
  最为关键的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拍摄的时机不对,它很容易让全体中国人联想起同样惨绝人寰的汶川大地震,所以冯小刚利用这种天灾人祸来赚钱更是一种不道德行为,理由如下:
  
  1、据报道,汶川地震期间,无数通过电视观看汶川地震新闻直播的中国人患上了心理疾患,电视直播画面上太多的断肢残臂、血肉横飞、断壁残垣让中国人蒙上了沉重的心理阴影,一些本来就情绪消沉的观众更加抑郁,一些本来性格脆弱的人因此患上了失眠等心理疾患。
  
  2、又据报道,汶川地震发生后的这两年,很多汶川地震后幸存者发生严重的心理困惑,相关媒体经常报道有幸存者自杀,而没有自杀仍有心理后遗症的人员可能有很多很多……
  
  3、汶川地震刚刚过去,这样的时刻来拍摄《唐山大地震》是不合时宜的,相当于在汶川地震幸存者和全国人民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从心理学来说,相当于一个人的亲人在地震中死去了,他好不容易忘却了,但是却总有人在他耳边叮咛:你别忘记啊,别忘记,千万别忘记那场夺去你亲人生命的地震。这对这些有严重心理阴影的幸存者是一种严重的摧残!
  
  4、对于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来说,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人家不堪回首的伤心事,你冯小刚偏偏的一再提起,对他们来说是第二次、第三次伤害!他们在现代电影科技虚拟的逼真画面上再一次被地震!
  
  因此,在当下全国人民仍然还没有彻底从汶川地震悲剧中解脱出来的时刻,冯小刚拍摄这么一部地震电影,是居心不良的。从他自己的解释中似乎是善意的,但本人认为他的动机是不良的,他利用了汶川地震的敏感性、重大热点事件性,利用了当下地震题材的可炒作性,毫无疑问,当下拍摄这么一部地震题材电影肯定会轰动并有钱赚。

  
  本人郑重建议,唐山地区和汶川地震有关地区的观众绝对不适合观看这部电影。而让人愤怒的是,冯小刚偏偏将《唐山大地震》电影的首映式放在唐山,他这样做的目的看似是冠冕堂皇的为了唐山人民,但我们却不知道他到底为了什么?难道为了时刻提醒这群不幸者的不幸遭遇?
  
  笔者同样建议那些心理脆弱的,特别是敏感细腻、情绪消极的观众不适合观看,老人、妇女、儿童也不适合观看这部电影。
  
  毕竟,当今人们活得已经很累的,实在没有必要汶川地震的伤痛还没有彻底痊愈,接着回忆唐山地震的不幸岁月,我们需要生活轻松一些、快乐一些。
  
     导演们拍摄的题材是自由的,但是拿不幸来炒作,赚死人钱,这绝对是不道德的!

     可以预见的一个后果——《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可能会提高汶川地震幸存者的自杀率!

     因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更适合外国人观看的电影。
 
 
另:有人拿《南京大屠杀》和《辛德勒名单》来比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电影。
 

南京大屠杀太久远了。甚至很多国人已经忘去了南京大屠杀的国仇家恨,这时候更有必要拍摄南京大屠杀这类电影,使得人们不忘历史教训。

 

类似的有《辛德勒名单》这类电影和《唐山大地震》是完全不同的,纳粹屠杀是人祸,而地震是天灾,对人祸是需要反复警醒的,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而地震不同,地震是天灾。如果真要警醒的,恰恰是警醒那些汶川地震中的伪劣校舍,还有唐山地震那个年代的荒唐导致拒绝国际救援,而这些恰恰是冯小刚《唐山大地震》所不敢提及的。这正是需要反映的不敢拍摄,不需要反映的疮疤却再加一把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