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4万亿救市资金可能不方便公开。
(2009-02-05 23:41:09)
标签:
经济坏处美国政府国情难言之隐英美严义明发改委救市金融危机杂谈 |
分类: 边走边想 |
最近有一条很敏感的新闻,上海律师严义明上书发改委,要求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开政府救市4万亿资金的具体用途。但是15天已经过去了,发改委仍然没有任何回复。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延期答复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我个人猜测,发改委可能有难言之隐。这里有几方面的根源。
首先,我国国情和西方英美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民主集中制国家,英美是西式民主国家。美国政府应允的8000亿救市资金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必须受到国会议员们的层层“刁难”,政府必须对这些救市资金的来龙去脉讲个一清二楚,通过正反支持者的辩论,最后才能拿到8000亿。这8000亿是实打实的,一分钱不能少,一份钱不能多。
但是我国呢?国情不同,政府决策向来不会象美国政府那般被国会和民众刁难,这种民主集中制度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办事效率很高”,坏处是“错误几率同样高”,通俗的说法——“风险与受益成正比”。政府过度的集权导致政府施政效率高,但是也非常容易导致错误决策、吏治腐败、草率行事等等。
其次,因为政府施政方针的惯例,也许政府救市计划不一定有足够的4万亿,也许是3万亿,也许是3万5。但是对振兴全国乃至世界的消费信心、投资信心来说,4万亿和3万亿这样的两个数字是意义完全不同的。
所以,经过个人分析,可能因为以上种种顾虑,发改委可能最终不会答复严义民律师的请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