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2011-12-02 22:55:09)
标签:

转载

高尔夫误区一容易被误解的下杆转胯(腰)发力

  主讲教练:西蒙•威斯顿(Simon Weston)

  1996年以来澳大利亚PGA成员

  2004年以来新加坡PGA成员

  约翰•杰克伯斯高尔夫学校认证教练

  以下是有关容易被误解的下杆转胯(腰)发力的教学:

  在我16年的高球教学中,几乎所有大家能想到好的动作和不好的动作我都见过。很多不好的地方都是因为大家缺乏对高尔夫知识的正确理解。谁都不是故意犯错,每个人都想要完美的挥杆。但是很多人误解了高尔夫挥杆及其推杆等等的一些道理。很多人都是自学、或跟本身就不是很懂高尔夫的人去学,要么就是通过看电视、看杂志去学。也就是说,这些人会形成些坏习惯,时间越长就越难纠正。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高尔夫最容易被人误解的技术误区。

 

 

  第一个最容易被误解的误区是:下杆转胯(腰)发力

 

  很多人都忘了,我们是要挥杆,而不是挥身体。高尔夫不是用身体去打球。

  身体在挥杆里面的作用的确很重要。身体的姿势、站位等很重要。但大家想一下,“力度”从哪里来,从哪里“发力”?

  每位新学员初次来上课,我要先问他们一些问题,我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准备要做什么。“你认为挥杆中什么很重要?”一个我特别不喜欢的答案是“转胯(腰)要快”,“要转胯(腰)去发力”,每次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都很无奈。

  大家应该都听过“下杆的时候要转胯”,我需要澄清一下,身体在上下杆的时候都会转动的。用高速摄像机录下来的动作,可以看出胯部转动特别快。胳膊、肩膀和球杆的动作也很快。

报名-“大众辉腾杯”城市精英巡回赛8月11日华科站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图1

  (如图1)左边的图片,我在肩膀与胯部划了两条直线。上杆过程中,在转动肩膀与胳膊的同时,肩膀要转动很大,一般转动很好的人会超过90度,或至少转到90度。老虎伍兹会转到120度。但同时下半身,也就是腿和胯要尽量限制上半身的转动。不能上身转90度下半身也转90度。因为这样一来,身体没有抑制力没有紧张感。

  我们需要上半身尽量转到最大,而下半身尽量抑制住转动。这并不是说下半身完全静止不动,你要找到一个平衡。这位职业球员,他在上杆到顶时很难长时间保持这样一个位置,肌肉与身体是在拧,非常紧张。这个叫扭力或抑制力。

  那为什么在下杆的时候看起来身体转的特别快啊?那是因为在上杆到顶时,我们的背部腰部等的肌肉很紧,这样的扭力在下杆一瞬间会像弹簧一下释放出去,所以才会看起来有明显的快速转胯的动作。而且在上杆时,胯部并没有肩膀的转动大,下杆也不会有肩膀的转动大。下杆的时候很快转跨并不会让你的速度更快,它只能给你造成更多的问题。(如图2)

报名-“大众辉腾杯”城市精英巡回赛8月11日华科站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图2

  我们要记住,我们是挥杆,会听到“嗖”的一声。我7号铁的挥杆速度是85英里/小时,我的胳膊肯定挥不了这么快,胯也是一样的,它转不了那么快。挥杆中上半身是会转动的,但下半身是要有抑制力的。高尔夫是动作(注1)与反应动作(注2)的组合,下杆100%是上杆的反应动作,因为发生的时间很快,所以你控制不了下杆的每一个动作。力度(发力)不是从胯(腰)那里来的,而是从下半身的抑制转动与最大转动上半身之间的扭力带来的。而且很多人都忘了,完成一个挥杆动作有多快,从起杆到上杆顶端只有一秒,而下杆到触球只有0.2秒,女士有0.3秒。即便你想控制转胯(腰),你也无法在0.2秒内将这样的信息传达到。转胯(腰)是一个反应动作,是前面动作的反应。所以不要迅速转胯(腰),而是下半身要有力度,上半身尽量转。

  注1:动作:预备姿势与起杆动作 

  注2:反应动作:起杆之后的所有动作

 

 

   第二个最容易被误解的误区是:“关于直线上杆和直线下杆”

 

  很多人都跟我说:“如果想让球打的比较直,那么在起杆时要直线上杆,在一段距离内都是直的,然后再某个点往上抬。击球后,直线送球,然后再收杆。”这简直太复杂了。

  整个挥杆没有弧度,都是走直线,正确的挥杆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弧度,上下杆都是划弧。起杆动作确实没有那么简单,在往上起杆的同时也有往后“绕”的动作。在上杆过程中,杆面看起来是打开的,相对于目标线来说,杆面确实是打开的;但相对于挥杆路径来讲,杆面一直是方正的。所以,很快往上“抬”杆肯定不行,单纯往下“拉”也不行。它是一个中间的平衡。

  正确的挥杆是从球开始往上挥也往内挥,而不是沿着目标线直线上杆。如果能沿直线挥杆,高尔夫会特别简单。如果我们站立在球的正上方,杆身又是垂直的,杆会直线上直线下,每杆都会打的很直。但很明显,球杆不是垂直的。高尔夫规则规定,杆身不能为90°垂直。就即便你用90°的球杆,那你要站在哪个位置呢?要是能这么打直线,我肯定能成为世界第一,绝对不会上不了球道,上不了果岭。

  挥杆本身是一个弧度平面,不是直上直下,根本没有“直线”的概念在里面。即便是推杆动作也不是直线。

 

 

   第三个最容易被误解的误区是:“预备瞄准时,杆头要放平,不能翘”

 

  现在我们可以量身定做球杆,高尔夫球杆要适合球手的挥杆动作。很多人的球杆都不适合自己,不是说便宜,而是不适合。举个例子,我把我的鞋脱下来给一位女士穿,我的鞋很贵,但她肯定穿不了。一样道理,你用的球杆一定要适合你,适合你的挥杆,也要适合你的体型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图6

  显示的图片是我的一个学生。这位女士的球杆就不适合她,落地角度和杆身长度都不适合她,手的位置也很高,杆身与胳膊几乎呈一条直线。

  在触球时,杆头底部需要与地面持平,这样杆面才能方正。如果杆头翘起来,或根部翘起来,都会影响出球方向;触球时杆头底部不平,杆面不正,球肯定打不直。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但是,预备姿势的位置与触球时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身体的位置、球杆的位置也显然不一样。

  很多人都认为,在预备瞄准的时候,杆头放在地上一定要放平,不能翘起来,但这样胳膊就会很高。击球时还杆头底部是平的,把球打直。这是做不到的。(图7)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图7

  如图:两边都是7号铁,左边是预备时的姿势,右边是击球时的姿势。我现在沿杆身划一条线。我以前也说过,在刚开始预备的时候,杆身与胳膊之间已经有角度了,但是在触球时与预备时是不一样的。杆身位置更高,为什么呢?因为挥杆速度很快,我用7号铁是90英里/小时的挥杆速度,大家可以看到,在触球时,杆身与胳膊之间的角度变小,在很快的速度下,潜意思想打成一条线,所以杆身会高一些。而且在击球时,杆身会弯曲,球杆在挥杆过程中会发生弯曲。这也是为什么杆身硬度也要与你的挥杆速度相匹配的原因。如果杆身弯曲过大,说明这个杆身对你而言太软,这会带来一些问题;反之,如果弯曲过小,也会造成问题。所以,如果想让触球时杆头底部放平,在预备时杆头就应该要翘一点。

  “落地角度”我们的工坊可以帮你测试是否适合你,有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在杆底贴一张测试条,然后在测试板上击球,杆底会出现击打痕迹,痕迹在中间的位置落地角度才对。工坊量身定做的品牌有12个角度,适用于身高不同的人。

  球杆应适应您的最佳挥杆动作,而不是使自己的最佳挥杆动作去适应球杆。如果日后挥杆动作有变化,落地角度也可以调整。一般5年或10年调整一次,大部分的好球杆都可以调整。(图8)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图7

  “落地角度”主要是对杆面角度较大的球杆影响较大,会影响触球方向,而对杆面角度较小的球杆(像木杆)影响不大,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个最容易被误解的误区是:“速度更快不等于距离更远”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图9

  这是我今天早上打的第一杆:6号铁、140码,杆头速度86英里/小时。我是故意打的坏球。对职业球员来说6号铁打出140码的距离并不算远,这基本是9号铁的距离,主要原因是杆面角度不好,打开7度,挥杆路径由外向内6度,球的飞行弹道很高,但86英里/小时的杆头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这个球是我故意犯错。(图9)

  很多人都认为:想要更远距离就需要更快的速度。没有人不想要更远的距离吧?那怎样才能让距离更远呢?不是说挥杆速度越快就越远。这一杆的速度,如果我能更快的话大概能到90英里/小时,距离会增加到145到150码,距离是远了一些,但球的飞行弹道却会更偏。

  我的意思就是说:击球距离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不仅仅是挥杆速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杆面位置在触球时方正,不能打开也不能关闭。如果杆面角度打开,就加大了球杆本身的杆面角度;其次是挥杆路径,这一杆是由外向内“擦”出去的,击球不实。

  举个例子,我现在往墙上扔球,如果直着扔,可能会在墙上砸出个洞;但如果斜着扔,肯定擦个边就弹出去了。

  6号铁本身的杆面角度为32°,我的击球数据上显示球的起飞角度也是32°。大家肯定认为这是正确的,其实是错的(6号铁没有这么大的起飞角度)。86英里/小时的速度打了140码,大家先记住这两个数字。

  现在我用同样的6号铁再打一杆,我要打个好球。(图10)

[转载]高尔夫5大误区——转载

  现在杆头速度是87英里/小时,而距离是194码,远了50多码。为什么呢?有几个原因:两杆速度虽然基本是一样的,但杆面是基本方正的,挥杆路径是正确的,起飞角度更低。也就是说,第二杆更有效率、更精准。

  [总结一下]:要想球打得更远更直,需要做好三个因素:杆面触球方正、挥杆路径由内到内、触球角度正确。相比与这三个重要因素,挥杆速度是最不重要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