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百姓不能“死不起”

(2010-04-05 16:10:32)
标签:

清明

祭祖

和谐社会

殡葬业

国家税收

大连

分类: 我的随笔

                  老百姓不能“死不起”                        

          老百姓不能“死不起”
   霏霏细雨,清明随着春天的脚步不约而至。

国家规定清明休息三天,其实我在周末就去了墓地,祭奠我的父亲,也就是我从山东省亲回来的翌日。

早上在微博发出一番感慨,曰:“清明时节雨纷纷,祭奠先人欲断魂,借问冢处何处有,哪里黄土能埋人。”要是唐代诗人杜牧闻之,说他的诗需要考究不予理论,篡味此乃大不敬。

为什么这样说话,也有原委。

最近回山东老家,因为岳父母大人墓地要被占修路,需要迁坟,过去说“穷搬家富挪坟”,也就算省亲呗。好在现在祭奠风气有点西洋结合,买了些祭品,当然还要买点烧纸、香,摆上烟酒,水果,鲜花一类的祭物。

在山东给逝去的先人刻座墓碑比大连还是便宜,价格一般在千元左右,再说中国人的传统,在祭奠先人的时候,都避讳砍价,这里有个面子问题。老家的墓地相对大城市来讲面积大不少,可以栽两颗松树。当时我就在想,每当清明,在墓园附近,卖祭品的小贩特多,绵绵延延有的几里地,卖纸香的,卖天地银行钞票的,卖鲜花,卖纸香、花圈的,购买的大多不问价格,出手都很爽快,也许是为了让逝去的先人高兴。

             老百姓不能“死不起”
    这些年朋友、同事、亲属的丧事赶上不少,没少进殡仪馆,也知报端网上说的“穷人真是死不起”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借老百姓归天发财的“死亡”事业,我行我素,只要银子不要规范,就像老百姓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就应该趁火打劫似的。

香烟的危害是很大的,为什么国家不禁烟呢,据说香烟的税收很高,可要是客观地讲,殡仪祭奠的支出,老百姓也是巨大的付出,快撵上“房地产”的时速了,国家有税收吗?或者说国家能收上来吗钱?

我曾计算过中小城市一个普通人从去世到入土为安前的花销,说出来也很惊悚。

当殡仪馆的灵车一来,近千元的车费、抬尸费随其而至;整容费、消毒费、火化费明细在目,就是所谓寿服,也是名牌的价格;选择骨灰盒的时候,几百元的觉得没有面子,上万元的又接受不起,只能选择几千元的中档价格;至于买花圈,就是写挽联几个字,也是不菲的花销,要是在告别堂为亲人做最后送行,乐队、主持没有千元是下不来的。有人就曾经计算过,在殡仪馆走一趟,普通老百姓也得有万元数字。

“黑色垄断”最甚者就是墓地了。

现在的墓地价格,“房地产”也自弗不如,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墓穴,少的也得六七千,多的万计不一。中国人有些传统已经淡忘,比如温良恭俭让了,礼义廉耻了,但厚葬的遗训逐年升级,孝悌的后果不管怎样,不能让别人笑话,这才有了“死不起了”的传言。

在此我有两条警戒:

一殡葬费用为什么自高不下?听说现在殡仪馆工作相当难进呢?还听说大学生毕业还得考试进火葬场,谁都知道那地是高薪职业。至于卖殡葬物品的个体户,收入都很可观,据说利很大。至于灵车以及抬尸、消毒、整容等费用,都用“晦气”遮掩高额乱收费。

就说骨灰盒吧,从出厂到被人购买,中间提高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几百元的可以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就算是市场经济,也该有个道德约束吧。墓地的价格最暴涨,城市里上万元买个墓穴很平常,国家不控制吗?

二是百姓都说“死不起了”,为什么要花完钱喊花的冤呢?为什么不节制花销,看看自己的财力状况呢?有人负债送亲人走向天国,但活着的人在窘境中生存,亲人未必能入土为安啊?现在提倡“海葬”“树葬”,不单单是文明之举,也是地球人的将来,逝去的人要是这样随意“占地”,地球也是有一天会喊承担不起的时候。另外,开辟“海葬”的新俗,殡葬业还敢“黑色垄断”吗?老百姓还会喊“死不起了”吗?那时候,逝者才会含笑九泉。

                  老百姓不能“死不起”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laoqkq

                          大连老Q:http://blog.sina.com.cn/dllao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