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吁停播《乡村爱情》话说大了

(2010-02-23 15:53:00)
标签:

春晚

赵本山

东北二人转

民间艺术

央视

乡村爱情

杂谈

分类: 我的随笔

                 呼吁停播《乡村爱情》话说大了     

          呼吁停播《乡村爱情》话说大了
   赵本山这些年很火,火焰山了。

这也难怪,在中国出名难,出了名保名更难,没看到老赵央视春晚后遭到的狂轰乱炸吗?哈哈!赵本山自己也没想到啊,一枝山杏花盛开,钱也赚来名也来,大江南北“刘老根”,《乡村爱情》上央台。

多少名流大腕想挤进春晚镀金流芳却名落孙山,多少明星名导想借央视展现风采却被束之高阁。暂且不说赵本山春晚的小品颇受质疑,就是在央视播出的《乡村爱情故事》又让多少演艺界人士垂涎呢。

这不,赵本山的春晚小品《捐助》还没被炸死,“十五”元宵晚会还没开张,有些很有名望的学者对《乡村爱情故事》开始声讨了。

           呼吁停播《乡村爱情》话说大了
    作为一个农民艺术家,赵本山有很多拍案惊奇。

一天科班没上,不但能演能拍还能导,把那些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电影学院的高材生基本晕死,把那些在电影电视界黄土埋了半截子的专业人士基本气疯,有几个张艺谋、冯小刚愿意和老赵同流合污啊!

所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赵本山的《乡村爱情故事》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足为奇。

电视界讲究收视率,赵本山拍的电视就算很粗糙,可在央视大舞台上一播,就算你随意换台,收视率也稳坐第一,这还需认真统计吗?

有学者说了,赵本山的作品太铜臭,植入式广告太多。这条挺靠谱,看电视就怕插入广告,要不能有“看广告插播电视剧”的段子吗?商品经济了,谁不想挣钱呢?赵本山是个农民不假,可也是食人间烟火的聪明商人,商人不挣钱,彪啊!说赵本山的作品广告无孔不入,还真反衬出赵本山的精明,再说谁的电影电视没有软广告啊!

至于《乡村爱情故事》剧情啰嗦,这还真是必须的,东北“二人转”的骨子里就啰嗦,没法子的事,农村就是这样无奇不有,谢广坤走了一趟上海,学讲上海话一点也不虚假,别说乡村,就是我们城市里有的人去了趟北京,学的那些不伦不类的京味普通话也让人忍俊不止,还有当年学粤语的,用东北话讲,谢广坤装模装样学上海话很贴铺衬呢。

更甚者有人拿政治说事,更无聊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要提那些老掉牙的“国情”。松山镇一切事务都由齐三泰主持,象牙村所有事情都由长贵说了算,这都哪跟哪呀!挨的上吗?没看见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就没有党的领导了,奇谈怪论。就算象牙村没看见党支部开会,就必须要书记出面吗?我在农村呆过,说心里话,就算是中国国情,很多地方都是村长说了算,也没听说党的形象被诋毁了。用一个我的农民工朋友的话说,也就是在电视上能看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我就知道乡长村长好使,请不要上纲上线好不。

还有人说什么《乡村爱情故事》违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别扣帽子行不,我还要说赵本山的电视剧还揭露了当前农村的时弊呢?没看见许多地方选村长请客送礼拉选票的吗?别求全责备好不,曝一点阴暗,怎么了!

不过,话说回来,赵本山的小品东北人爱看,南方的观众就不一定喜欢;赵本山的电视剧农民兄弟喜欢,城里的观众就不一定欣赏,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吗?赵本山的一些做法我也有气,比方“刘老根大舞台”是给咱老百姓演的吗?老百姓能看得起吗?好歹辽台有个“刘老根大舞台”的周末节目,要不东北“二人转”快转成阳春白雪了。还有一点,“二人转”本身很荤,赵本山能杜绝得了吗?我持怀疑态度。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嫉妒赵本山,他是红人吗?

                     的微博:http://t.sina.com.cn/laoqkq 

                       大连老Q:http://blog.sina.com.cn/dllao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